第七三六章 一線生路-《蕩劍誅魔傳》
第(1/3)頁
牛山是瓦剌中庭海拔最高、連綿最長的山脈。
葉子湖瓦剌中庭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內(nèi)湖。
牛山似牛屈膝臥草。
葉子湖湖形如片葉,跨嚴冬難冰封。
漫長歲月前,牛山裂開了道口子。
歷經(jīng)千百年之久,裂口深入萬仞山腹,長近十二里,唯寬不及半丈。
裂口以西有百丈高崖與千畝之廣的葉子湖相接。
以東則同六七處山路相交相連。
牛山戴石、林木瘦聳、鳥獸少見、人跡罕至,唯裂口如一線橫貫東西,遂得名一線峽谷。
中州有華山自古一條道,登頂之路蜿蜒曲折,懸崖峭壁長達二十四里,奇險奇絕!
長十二里的一線峽谷,可稱為一線天奇絕之景,卻難言險地。
除非醉著酒還攀上那萬仞崖臨淵而行,方能謂步步驚心、兇險異常。
如果給足冷魅和姜逸塵一天兩天的時間,二人尚能靠相護扶持及萬仞崖間可能出現(xiàn)的歇步小洞登頂,徹底甩脫開身后千百追兵。
但二人頂多能甩脫開追兵一兩個時辰,這點功夫單把一身氣力放在征服高崖上已是勉強,待得萬箭齊至,恐怕會變成被釘在峭壁上的刺猬!
所以二人的一線生機不在于爬上一線峽谷,而在于穿過一線峽谷。
只有在一線峽谷里,冷魅和姜逸塵同一時間里需要面對的敵人才會少于二十之數(shù),才能讓瓦剌人最引以為傲的騎兵戰(zhàn)力無從發(fā)揮,并將瓦剌人的人海優(yōu)勢削減到最小。
冷、姜二人的行刺計劃很簡單。
而瓦剌人為報凌霄渡相阻、***被刺、戰(zhàn)馬被毒之仇,不惜投入五千來人鋪展開一張?zhí)炝_地網(wǎng)以圍獵二人。
冷、姜二人進入牛山等同于入網(wǎng)入彀,瓦剌人的圍獵進展已達八成。
正有十數(shù)名瓦剌勇士及千百名瓦剌兵卒提前一日埋伏于牛山之中。
瓦剌人更料定冷、姜二人不敢在山中他處過多逗留等來山外追兵,是而僅留百名兵卒散布于牛山各處充當眼線關(guān)注二人去向,由十名瓦剌勇士于山間騎行游曳盯人留人拖延時間。
其余人等盡數(shù)候于一線峽谷之中,只待二人自投羅網(wǎng)。
瓦剌人相信縱然冷、姜二人是雌雄雙虎,可在他們這千百條群狼的圍攻之下也當漸漸不支、被生吞活剝!
所以當冷魅和姜逸塵來到一線峽谷東面入口時,瓦剌人自認他們的圍獵進展已達九成。
只要二人敢進來,那便是踏上了中州人所謂的黃泉路,一入無返!
冷魅和姜逸塵卻沒有選擇余地,一線生機只在眼前。
穿過一線峽谷便意味著要殺穿這十二里路!從東殺到西!
……
……
辰時過半。
冷魅和姜逸塵終于到來。
卻沒有梗著脖子愣是要從峽谷入口正面堂堂正正殺進去。
而是從峽谷左右兩側(cè)巖壁上飛掠著闖進去。
事實上,因為十名瓦剌勇士在峽谷外的干預(yù),二人來到峽谷之前已耗費了不少體力。
入峽谷面對這千人陣勢,自然是能留一分力是一分力。
瓦剌人盡管不相信二人能憑借卓絕輕功一路飛掠過十二里路,所來兵卒卻還是配備了足夠的硬弩防范未然。
在平地上,冷魅和姜逸塵只要內(nèi)息不干涸,來多少箭矢,休門風(fēng)遁就能擋下多少箭矢。
飛檐走壁間再布施不能隨身而動的休門,則是徒費內(nèi)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全州县|
望城县|
满城县|
灌南县|
威远县|
巴南区|
定安县|
阳朔县|
临沂市|
托克托县|
平湖市|
湘西|
台南市|
白朗县|
天津市|
承德市|
武义县|
买车|
洪江市|
新乐市|
龙口市|
塔城市|
嘉祥县|
天祝|
信宜市|
青冈县|
丹东市|
衡阳市|
岱山县|
荔浦县|
雅安市|
车险|
托克托县|
紫金县|
邵东县|
汝州市|
洛隆县|
泗阳县|
海门市|
分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