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長孫無忌在朝堂上不停的招攬門客黨羽,長孫家的地位水漲船高,所有人都覺得長孫家甚至已經不弱于皇家,李世民一開始聽到有人跟他提過這些消息,他也是覺得有人挑撥離間他和長孫無忌的關系,并沒有多表現出什么來。 “輔機,你可是朕的大舅哥,朕希望你能想明白,大唐永遠只能姓李。” 李世民將手中的折子隨手一放,就開始整理政務,剛把吐谷渾打下,高昌國竟敢在大唐外面反復橫跳,這讓李世民很不爽。 趙全走上前,對李世民恭敬道:“陛下,晉王殿下來請安了。” “讓他進來。”李世民頭也不抬的說道。 緊接著,一個個子不高,面容清秀,臉上有著稚嫩,卻又對李世民尊敬異常的晉王李治走上前,對李世民拜道:“兒臣給父皇請安。” 李世民放下手上的政務,抬起頭看向李治,一個稚嫩的面龐,透露出嚴肅的表情,看起來有些滑稽,但恰恰讓李世民很歡喜。 “雉奴,免禮,到父皇身邊來。”李世民向李治招招手。 “是,父皇。”李治答應著,來到李世民身邊。 李世民拍著李治的肩膀,見他身子骨還算硬朗,并沒有小時候那么柔弱,點了點頭,滿意道:“最近的功課,可有落下?” 李治知道李世民是要考核自己的學業,便答道:“回父皇,蕭先生的教授兒臣《孝經》,兒臣已然讀完,并且,已經了解大部分的意思了。” 李治口中的蕭先生,便是貫穿南朝、陳、隋唐時期的文學家,蕭德言。 南朝陳亡,徙關中,后至京師。隋文帝仁壽間授校書郎。李世民貞觀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館學士。 李世民點了點頭,蕭德言教了李治什么,他都知道,并且,蕭德言想要教李治什么,都要經過李世民點頭才可。 “稚奴,你覺得這部《孝經》中什么最重要?”李世民考校道。 李治很快回答道:“孝道最為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后侍奉君王,最后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著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 李世民聽聞大喜,說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侍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兒臣定將此言貫徹到底。”李治應和道,只是,連李世民都沒有看到李治眼中那一閃而過的異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