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總督的拉攏-《逆清1845》
第(1/3)頁
當趙源得知高爐煉鐵并不是多么稀罕的技術后,他頓時愣住了,那這玩意怎么還一直流行到后世呢?甚至很多網文里都將高爐煉鐵引為至寶,到底是哪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
作為一個來華發展的洋人,弗蘭克對自己的看家本領還是很了解的,便向趙源簡單介紹了一番。
實際上自古以來的冶煉技術一直分為幾種,大致有三類冶鐵技術體系,一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塊煉鐵技術,這種屬于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從赫梯文明到中世紀的歐洲,一直都在廣泛運用著,這種技術主要生產的是熟鐵,還需要進一步鍛打和滲碳才能變成低碳鋼。
第二種就是中亞和印度長期使用的坩堝鋼體系,像大名鼎鼎的烏茲鋼就是這一體系的產物,它的產量相對較少,價格比較昂貴,很適合用來做冷兵器,比其他的鋼鐵原料更加堅硬致密。
而最后一種就是中國獨有的鑄鐵-炒鋼體系,主要是通過將生鐵加熱到液態或半液態,再通過鼓風機和精礦粉將里面的雜質去除,并且將含碳量降低到鋼和熟鐵的成分范圍,實際上像普德林爐就是一種炒鋼工藝。
在弗蘭克看來,目前大清的煉鐵工藝并不算很落后,但是鐵礦品質太差,以至于不能穩定產出生產燧發槍的鋼質構件,但是這一問題即便在西方也很難解決,他們同樣缺乏大規模生產液態鋼的能力。
如今常見生產液態鋼的辦法主要是坩堝煉鋼法,它通過石墨黏土坩堝中熔化金屬料成為鋼水的法子,它通過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于封閉的黏土坩堝中,再從坩堝外面加熱,而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為高碳鋼水,最后澆筑成鋼錠后進行使用。
這種法子生產出來的液態鋼質量很好,但是產量太小,生產成本太高,不適合用來大規模生產使用。
聽到這里,趙源卻是在腦海中想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貝塞麥轉爐煉鋼法。
根據他前世所看的網絡小說,很多穿越者大佬在升級冶煉工藝時,都往往會采用貝塞麥轉爐煉鋼法,原因也很簡單,它是人類走向工業時代時所誕生的第一種大規模冶煉液態鋼的方法。
但問題是,趙源對轉爐煉鋼法的了解只有兩點,首先顧名思義,轉爐煉鋼法之所以有轉爐這個詞,就是因為它本身的結構與傳統高爐不同,它一開始處于水平狀態,將液態生鐵注入其中后,就需要加入一些生石灰,再鼓入空氣并轉動轉爐使它直立起來,也就是讓它爐內與空氣充分接觸,可以將溫度一下子提升到1600度,使得煉出液態鋼具備了溫度基礎。
其次,趙源知道轉爐煉鋼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會使用堿性爐襯,可以有效處理里面的處理高磷生鐵,從而可以生產出大量的廉價鋼。
但問題的,趙源并不清楚轉爐煉鋼法的實際操作,只是從書上看到過相關的內容,他只能向弗蘭克進行盡可能的描繪這一生產的模式和相關的要點。
弗蘭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驚嘆道:“趙,如果你的方法的確可行,那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趙源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有人比他更明白大規模低成本煉鋼技術的價值,如果能夠在弗蘭克的手中得以實現,也就意味著他在改變歷史,甚至是改變工業革命的進程。
“你盡管去嘗試,所需要的一應物資都可以找薛桂年要,我會讓他無條件配合你,另外還有一點,只要這個技術成功以后,我就馬上開一家煉鋼廠,到時候就由你來負責,你也將會得到更多?!?
吃完趙源畫下的大餅,弗蘭克的臉龐都變得紅通通的,他恨不得馬上就去嘗試。
一旁的弗里德也沒想到話題竟然從燧發槍轉進到煉鋼技術,更不想看到弗蘭克將來那張得意的無恥嘴臉,便開口道:“趙,你可不要忘記,還有槍管的問題沒有解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渠县|
内乡县|
吉安县|
尤溪县|
宁南县|
云阳县|
灌阳县|
水富县|
钦州市|
名山县|
贵港市|
乐安县|
庐江县|
闻喜县|
丁青县|
泰顺县|
卫辉市|
无极县|
全州县|
青龙|
天长市|
宜兰县|
鄄城县|
错那县|
沧州市|
荆门市|
邛崃市|
澄迈县|
阿克|
上饶市|
文成县|
横山县|
苏尼特左旗|
谢通门县|
寿阳县|
松原市|
牡丹江市|
宜章县|
西畴县|
堆龙德庆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