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突襲大鵬-《逆清1845》
第(1/3)頁
大鵬所城最初于明朝時初設,當時叫做大鵬守御千戶所,是一座典型借助了自然因素的軍事防御城池,其位置左臨大亞灣,右接大鵬灣,前有大鵬山作為岸朝,后有大鵬嶺作為鎮靠,南墻東墻瀕海,西有鵬城河環繞,還有隔海對峙的七娘山構成了所城的屏障,形成了四面環山的布局,堪稱易守難攻。
到了清朝嘉慶年間時,廣東設立水師提督于虎門,而大鵬則為外海水師營,設立參將一員,兵員八百,打擊附近海域的海島,保護來往的商船,后來因為廣州一口通商的緣故,大鵬所城作為珠江外海門戶,戰略位置更顯重要,于是大鵬改營為協,拔駐副將大員,統帶督率,與香山協形成拱衛之勢。
為了防止大鵬所城的水師戰船不被偷襲,大鵬所城還專門在龍歧澳水下修筑了一道防御工事,又被稱之為水下小長城,其實就是水下的一道堤壩,只有中間開口,可以容納己方船只出入,而敵軍一旦偷襲,通常不知情下會直接被水下石萬卡住,不得進退。
大鵬所城還在面向海面的東墻和南墻上設置了六十八門鐵炮,一旦敵軍從海面攻來,便可以用鐵炮進行攻擊。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北城門,為所城最高點,只要高筑城垣,守城兵士居高臨下,就可以從北城墻上觀察到東西兩邊的敵情,可以防止被偷襲。
除此之外,大鵬所城的副將衙署是整個防御體系的指揮中樞,其衙署位于南門街頂部的東側,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四周更有四米高的五合夯土圍墻圍著,圍墻頂部插滿瓷片,防止有人攀爬,大門后更是有八根粗壯的木棍組成趟櫳,防止別人撞開,里面甚至還建造了一座四層高的炮樓,關鍵時候可以用來躲避。
可以說,整個大鵬所城的設計極為巧妙,是一座極為純粹的軍事城池。想要偷襲這樣的城池,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趙源也是苦思許久,最終決定入夜之后,再從西門和北門同時發起猛攻,一方面西門和北門靠向陸地,防備上相對要弱很多,其次控制了北門最高點和西門的副將衙署,拿下東門和南門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
與此同時,大鵬所臣副將衙署內,廣東水路提督賴恩爵正在跟碣石鎮總兵曾逢年、大鵬協副將陳榮輝商議戰事。
之前的那段時日里,賴恩爵過得十分艱難,他手下最為信賴的虎門鎮總兵趙誠造反,對其打擊和影響不可謂不大,甚至他自己都做好了被朝廷處死的準備,然而就在他逃回大鵬所城等死之際,朝廷竟然并沒有處置他,反而讓他統帥東路綠營。
這使得賴恩爵除了對道光皇帝感恩戴德不言,心中更是升騰起一種濃烈的信心,他一定要將趙誠和韓守武的人頭摘下來,獻給朝廷。
對于文慶的三路合擊之策,賴恩爵自然是一百個同意,不過他與文慶有一點不同,他打算兵分兩路,一路從惠州方向往廣州推進,另一路則是通過廣東水師直搗黃龍,與此還專門叫上了碣石鎮總兵曾逢年,一起商議對敵之策。
賴恩爵報仇心切,他更希望直接從虎門鎮的方向尋求突破,也就是堂堂正正在虎門外海跟趙誠、韓守武打一仗——但是在曾逢年看來,這一舉動過于冒險,一旦進攻不利,恐怕到時候大鵬所城都很難守住,還不如將兵力收縮,等陸路大軍建功之后,再從水路發起進攻,從而減少傷亡。
對此,賴恩爵自然不同意,這么一來他身上的恥辱不僅沒有洗清,反而有變成一個笑話的趨勢。
嚴格來說,碣石鎮同樣歸屬于賴恩爵指揮,曾逢年的意見他是可以無視的,但問題是賴恩爵前面丟了這么大的顏面,此時再跟曾逢年爭鋒,底氣似乎就有些不太足。
說到底,曾逢年只是賴恩爵的下屬,同時也是文慶的下屬,雙方對于戰局的理解不同,自然會按照個人的利益來進行決斷,不愿貿然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
“如此一來,水師還能建功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哈巴河县|
顺平县|
庐江县|
通州区|
凤翔县|
双桥区|
宁波市|
塘沽区|
永州市|
泽库县|
木兰县|
广东省|
托克托县|
华坪县|
屏东市|
拜泉县|
富源县|
北辰区|
大港区|
哈尔滨市|
汽车|
孝义市|
农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永丰县|
大悟县|
昌乐县|
招远市|
齐河县|
敦煌市|
西乡县|
綦江县|
灵川县|
恩施市|
平邑县|
安新县|
新兴县|
兰西县|
泽普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