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們剛剛在碼頭附近,碰到一個洋人在推銷這種布料,我便想著大家可以靠這個賺些錢,便買了一些回來。 那洋人說了,他手里還有不少這樣的布料,只不過咱們大順人不識貨,始終沒有賣出去。 我想著,如果咱們這次生意做的成功,就再找他買些這樣的布料,多賺些銀子?!? 赫知冉之所以會這樣說也是有原因的。 她考慮的比較長遠,萬一這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進貨渠道總要有個說得通的理由才行。 畢竟這些流放的女眷曾經都是在京城見過世面的人,即便沒親眼見到過洋人,也從別人口中聽說過。 她們知道那些洋人手里的東西都是稀奇古怪的,就比如這布料,她們沒見過也不覺得奇怪。 赫知冉見自己的解釋并沒有被人質疑,便繼續說道: “我剛剛在集市的時候,已經與一家繡房談好,咱們做出來的玩偶,繡房出一兩銀子一個收購?!? “九弟妹,你說的是真的?只要我們能做出這樣的玩偶,就能賣一兩銀子一個?”二嫂顯然有些不可思議。 赫知冉使勁兒點了點頭:“千真萬確?!? 趙氏見狀,連忙上前詢問:“侄媳婦,我們這些外人也可以跟著一起做嗎?” “當然可以,我今天帶回來的材料可以做出兩百個這樣的玩偶,要大家都出力才行。” 趙氏又說:“我家的女眷都會做針線,只要侄媳婦不嫌棄,我們都可以幫忙。” 謝家人見狀,也紛紛表示,自己也要跟著一起制作長耳兔。 赫知冉見場面再次有沸騰的跡象,連忙朝著大家擺擺手。 “大家聽我說,咱們制作這個玩偶,首先質量必須過關,材料珍貴,一定不能濫竽充數。 還有,只要大家做出來的玩偶是合格的,每個玩偶我會出五百文的工錢?!? 雖說這些制作材料對于赫知冉來說,基本沒什么本錢。 可她剛剛已經說了,在洋人手里購買的材料,如果說成本太低的話,肯定沒人會相信。 與其這樣,不如說一個大家都覺得合適的價格,這樣,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懷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