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話,朱厚熜很不以為然,他可是皇帝唉,大明天子,四海共主,難道還要摳搜過日子? 不過,既然是李青說的,聽不聽且不說,至少不能唱反調(diào)不是? 朱厚熜耐心聆聽,頻頻點(diǎn)頭…… 李青不是斤斤計較之人,只是秉承著見到了錯處就糾正的理念,說上一嘴。 正如劉皇叔所言——勿以善小而不為。 說起來,這還算不得什么大事。 眼下大明日子徹底好起來了。經(jīng)過仁宣兩朝的經(jīng)營,不僅彌補(bǔ)了財政,還大有盈余,又?jǐn)?shù)朝之后的如今,更是富得流油,皇帝便是奢侈些,也無傷大雅。 只是親眼見識過建立大明的老朱,一向勤儉,為大明兢兢業(yè)業(yè)半生的老四,亦是恨不得一個子當(dāng)兩個花……打天下、治天下的爺爺緊緊巴巴,坐天下的孫子卻鋪張奢靡,心里多少有些堵得慌。 故才多了這一嘴。 朱厚熜倒沒覺得很煩,只是驚詫,驚訝于李青竟會在這種小事兒上長篇大論。 在他的觀念中,李青不該是這樣的人,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長篇大論之后, 李青道:“我再待一日,明日下午離京,你不用送,該回來時我自會回來。” 頓了下,“當(dāng)然,這很大程度取決于你。” 朱厚熜苦澀頷首:“朕自會竭盡全力,只希望先生莫要太過完美主義,別讓朕等太久。” 李青想點(diǎn)頭,又怕讓朱厚熜有所自持,從而降低標(biāo)準(zhǔn),索性一笑置之。 “一條鞭法的執(zhí)行,貫徹,你多上上心,此外還有商會,讓工商業(yè)更進(jìn)一步,亦是頭等大事。”李青道,“事有輕重緩急,這兩年,乃重中之重!” 朱厚熜輕輕點(diǎn)頭:“這個我自知道!” “那便好。”李青靠回椅背,瞇眼假寐,無聲下逐客令。 朱厚熜有些受傷,“先生就這般……不待見我?” “你多心了。我只是……暈碳。” “?” “就是吃飽喝足犯懶。”李青懶洋洋說。 朱厚熜:“……” ~ 又是枯燥無味且遭人煩的一下午之后,李青回到小院兒,洋洋灑灑寫了一道奏疏,涉及燃料補(bǔ)給站,商會的管理,以及一條鞭法的循序漸進(jìn)…… 于次日中午君臣共宴時交給了朱厚熜。 臨別之時,又提了一嘴,“肅清塵霧,可以拿嚴(yán)世蕃當(dāng)反面典型,以震懾官家子弟。” 朱厚熜滿口答應(yīng),不舍道: “希望咱們君臣再見的日子,不會太遠(yuǎn)。” 李青笑笑,“走了。” “黃錦,你送送先生。”朱厚熜說。 “不用了,我趕時間。” 黃錦有些受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