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7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1/3)頁

    洪武趕散這個話題,一般情況下群臣不敢提起,因為這其中伴隨著太多的百姓血淚。

    漢人都講究個落葉歸根,誰也不想背井離鄉,當時朱元璋為了快速恢復生產,采用的也是暴力手段,強制百姓遷徙。

    正因如此,遷徙過程中有著流血、死亡。

    雖然洪武趕散是一項非常正確的國策,但對當時被趕散的人來說,實在過于痛苦。

    甚至數十年過去了,很多遷徙到泰.州、鹽.城等地的蘇.州人,還對老家念念不忘,稱睡覺為上蘇.州,因為只有在夢里,才能回到家鄉。

    朱允炆修太祖實錄,并未把這件事記錄在內,為的就是維護朱元璋的形象。

    朱棣重修太祖實錄,也沒記載洪武趕散的事跡,同樣是為了維護朱元璋的形象。

    所謂趕散,就是把人趕走,散落在其他地方,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你情我愿的政策。

    只是當時大明初立,武將實力太過雄厚,朱元璋實權太大,殺伐又太重,文臣剛找了個新老板,為了自己的飯碗,并無人敢反對。

    也就那會兒了,若是老朱在洪武中后期施行,絕對要挨噴。

    即便現在當政的還是老朱,再提出這項國策,一樣會挨罵,但他死了就不一樣了。

    人活著可以罵,死了罵就不行了,尤其朱元璋還是大明開國皇帝,罵一個故去的大明開國皇帝,那和反大明沒什么區別。

    別說罵了,質疑都不能!

    在這個孝道大于天的時代,朱棣完全可以直接剮了當事人,且沒人敢說什么。

    這也是吏部侍郎驚駭的原因所在,反朱元璋就是反大明,都反大明了,皇帝還留著你過年?

    這是政治紅線,誰敢逾越雷池半步,必將灰飛煙滅。

    可以說,從朱元璋駕崩的那一天起,他就是完人,至少,在公開場合是這樣。

    后繼之君為標榜正統,只會無限度的拔高他,群臣為了體現忠君、忠國,也會大肆鼓吹,絕不會有人敢對其抹黑。

    當初,鐵鉉把老朱靈牌往城頭上一掛,朱棣屁都不敢放,可見一斑。

    如今,于謙又把老朱提出來,誰人敢駁斥?

    不管是誰,只要拿老朱做擋箭牌,那他就是無敵的,就連皇帝也不敢反駁。

    但,前提條件你不能瞎用。

    于謙顯然沒有瞎用,所以群臣也只能干瞪眼。

    大殿寂靜無聲,誰也不敢跟開掛的于謙硬剛,太祖都搬出來了,還說個屁呀,一個不慎,丟官都是輕的,殺頭也不稀奇;且,連個好名聲也撈不著,不劃算。

    于謙拱了拱手,“皇上,臣以為百姓北遷實乃治國之良策,然,遷徙的同時,也要照顧百姓的心理。”

    “這是自然。”朱棣點頭,自夸道:“朕愛民如子,自然不會讓百姓受苦。”

    吏部侍郎眼珠轉了轉,繞過于謙,直接向朱棣發難,“敢問皇上,遷徙長途跋涉,如何不讓百姓受苦呢?”

    跟于謙剛討不到便宜,他只能跟朱棣剛,最不濟也能落得個敢言的名聲。

    這時,殿門口又一道聲音響起:“皇上,臣有本奏。”

    朱棣抬眼瞧了瞧,見又是一個給事中,朗聲道:“上前答話。”

    少頃,一個北方士子走到御前,行了一禮,開口道:“臣以為,南民北遷國策,可以先從靠北的地區施行,這一來,既可以讓百姓少些辛苦,又能減少他們的心理抗拒。”

    他是北方人,十分贊同這樣的國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平果县| 阜城县| 松阳县| 富川| 潜山县| 乐昌市| 吉木萨尔县| 东安县| 锡林浩特市| 黑河市| 阜南县| 永丰县| 安福县| 齐齐哈尔市| 光泽县| 调兵山市| 如皋市| 阜城县| 常宁市| 长岛县| 荆州市| 炎陵县| 乌鲁木齐市| 承德县| 东源县| 宜城市| 行唐县| 攀枝花市| 增城市| 上蔡县| 大同市| 铜鼓县| 琼中| 郑州市| 奉化市| 翁源县| 瓮安县| 沐川县| 朝阳区|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