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壞,也有好-《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3/3)頁
雖然他對張輔很信任,但他一向公事公辦,該走的流程必須得走。
“于侍郎在家嗎?”
一道聲音打斷了于謙,于謙聽出來人身份,連忙起身回道:“在呢?!?
來到院里,于謙見真是李青,笑道:“先生來的正好,我正要找你呢?!?
“找我?”
“嗯。”于謙做了個請的手勢,“雪大,進書房說。”
小院還是那個小院,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于謙身為侍郎,俸祿本身就不低,加上偶爾的賞賜,生活水平一直不錯。
書房里燃著火爐,爐子上放著茶壺,稱不上奢侈,但能瞧得出日子過得很滋潤。
“坐,先喝杯茶暖暖身子。”于謙給李青倒了杯熱茶。
“謝了?!崩钋嗯踔?,問:“何事?。俊?
“軍需的事?!庇谥t指著桌上的清單,“先生對此有經驗,看看有什么不合理處。”
李青好笑道:“你可是侍郎,用得著我拿主意嗎?”
你做了那么多年監軍,我哪比得上你啊……于謙訕訕道:“先生是兵部都給事中,有權限看這個。”
“那好吧?!崩钋嘁膊怀C情,大致看了一眼,“照批就是,軍需和合理?!?
那么多年的監軍,可不是白干的,李青只看了出征人數,和所需軍資,便做出判斷。
頓了頓,又道:“出征更多是為皇上掌軍做準備,物資自然是越多越好,即便英國公多報了些,你也應該照批,大明不差這點兒錢,籠絡軍隊才是政治需要?!?
于謙一怔,隨即恍然,“先生看得果然透徹,是我著相了?!?
接著又道:“大明是不差錢,但近幾年大明的賦稅,逐年縮水,遠不如宣德時期?!?
李青對此有心理準備,問道:“年稅收多少?”
“去年稅收共計,米麥一千八百余萬石,宣德薯、永樂豆、永樂米,加在一起有三千兩百余萬石,糧食幾乎沒出問題,但商稅卻縮水嚴重,除此之外,金銀銅礦也大幅度縮減。”
于謙嘆道:“隨著開海貿易,富人對莊稼地里的也不太上心了,都扎身于貿易,按理說商稅應該提高才是,但……先生懂的?!?
李青點頭,安慰道:“不要光看壞的一面,至少現在百姓不會挨餓了,不是嗎?”
“這倒是。”于謙深以為然,笑道:“主要是移民政策的開墾,以及宣德薯、永樂豆的高產做出了大貢獻,尤其是后者,那些作物產量是真的高?。 ?
“這就很好。”李青感嘆:“只要保障住百姓生活,那這天下就亂不了,至于朝堂斗爭…歷朝歷代皆有,大明又豈能免俗?”
“先生說的是?!庇谥t也笑了。
若換別人說這話,他未必聽得進去,但李青不同。
李青在,他就踏實。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渝北区|
四平市|
定南县|
吴桥县|
普宁市|
焦作市|
且末县|
中超|
扶绥县|
兴义市|
平湖市|
乌兰察布市|
东乡族自治县|
宜良县|
县级市|
防城港市|
洪湖市|
石景山区|
泗洪县|
常宁市|
乌苏市|
锡林浩特市|
金川县|
文水县|
九龙县|
鹤峰县|
徐汇区|
镇康县|
木兰县|
澄迈县|
佛坪县|
招远市|
景泰县|
峨眉山市|
大洼县|
壤塘县|
洛南县|
海丰县|
青州市|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