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青淡然道:“上趕著不是買賣,有個詞要得寸進尺。” 頓了頓,“還有,這一次的輸入人口太多,又是同一批次,他們聚在一起不安因素太大了,雖然遼東廣袤,但沒有配套基礎設施,大明無法將其快速打散,只能讓他們在關外待著。” 于謙嘆了口氣,道:“我只是怕這么做,導致他們疏遠大明,以至于后續招攬……阻力會加大啊!” “還是那句話,上趕著不是買賣。”李青持不同看法,“越是優待,越會讓人產生優越感,且那樣良莠不齊,雖然能更好招攬,可也會伴生更多麻煩。” 想了想,李青又補充道:“不過可以跟他們開道口子,附上條件,比如服從朝廷安排,老實本分的人,過些年可以允許帶著家眷入住大明。” “嗯…這樣會好很多。”于謙緩緩點頭,問:“先生可有了腹案?” “還沒有,”李青伸了個懶腰,“這些事可以拿到朝堂商議,我就不操這心了,我提供個思路你們忙。” 于謙好笑點頭:“成,明兒朝會我跟皇上說。” “嗯。”李青起身道,“順便催一催皇上,大戰即將落幕,宜早不宜遲。” “明白。” … 回到家,李青喂了驢子,期間嘮了好一會兒,才回房休息。 一晃,十余日過去。 將士集結完成,補給落實到位,主帥石亨,副帥和勇,五萬余將士整裝待發。 臨行前,朱見深特意安插進一個不起眼的勛貴,撫寧伯朱永。 然后,親自為大軍送行,以表對武將的重視。 朱見深對軍權極其看重,自然要向軍隊示好,如果可以,他更希望打上幾仗,那樣就能夠名正言順的提拔一些年輕將領,忠于自己。 只是…條件不允許,百官不支持,國庫也不富裕,遠征漠北的花費太大了,作戰線太長,僅是補給花費,就讓他有心無力。 朱祁鈺并未留下多少錢,因為錢都用來還貸款了,就這,他臨駕崩前也只還了六成半。 朱見深上位后,李青本想讓他接著還,但深思熟慮后又放棄了,市面上的寶鈔太少的話,會嚴重影響寶鈔的信用價值,久而久之,大明寶鈔會被人所遺忘。 李青可不想大明寶鈔真的作廢,這是一道保險,真若有一日大明陷入危機,可以用來搏一搏。 ~ 李青又清閑下來,不過朝堂并不平靜。 這次的出兵漠北,很多人都不樂意,盡管不打仗,所以……當然要讓皇帝小小不痛快一下。 但李青并未插手,而是充作一個看客,看朱見深如何應對。 朱見深應對方法很簡單,能忍則忍,忍不了,也會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進行打擊報復,不過力度并不大。 不至于讓人急眼,卻也沒有一味退讓,君臣斗爭控制在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之內,并未影響到朝政。 見此情況,李青更放心了,整日悠哉悠哉…… … 三月,春暖花開。 這日,結束了一天工作的朱見深,拖著疲憊身體來到內殿,準備在貞兒姐這兒尋找一下安慰。 不料,口舌之欲過后,剛欲進入正題,卻遭到了拒絕。 “皇上,臣妾……” “怎么,不方便嗎?” “不是……”貞兒紅著臉,支吾著說,“臣妾,臣妾可能…可能是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