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榮……”朱見深怔了下,“楊家?” 李青點頭:“是你授意的吧?” “這還真不是,朕只是讓他下地方查辦不法官吏,并未給他明確旨意。”朱見深笑道,“不過他上來就對準了曾經風光無限的楊家,朕還是很滿意的。” 頓了下,“楊家有不法之舉,對吧?”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李青搖頭,“聽當地人說,好像是有這么回事兒,據說鬧出了數十條人命。” 朱見深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哼道:“那可要嚴懲了,只要證據確鑿,朕絕不姑息。” “你確定要這么做?” “這樣可有不對?”朱見深反問。 “那倒不是,”李青幽幽道,“國有國法,真若禍害數十條人命,當然要嚴辦,我的意思是……你確定要跟文官集團徹底撕破臉?” 朱見深哼道:“自妖人李子龍的案子發生后,就無調和余地了,不是朕要撕破臉,是他們先不安分的。” “行吧。”李青沒有再說什么。 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朱見深這樣做有利于江山社稷,但,也會迎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陣痛。 大明太大了,慣性的勢能太強,絕大數國策在施行之初,都是負面影響大于正向收益。 無他,只要是破壞現有規則,都會出現不良反應。 但不是說,出現不良反應就是壞國策,恰恰相反,很多有為的帝王,都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無論是清理官僚機構冗員,還是規范、整頓文官集團,對大明都是有好處的,且好處很大。 只不過在做這事的時候,會影響到朝政,甚至民間。 李青嘆了口氣,道:“從大局來看,君臣斗爭是很有必要,但這個度你要拿捏好,盡量兼顧一下國政。” 朱見深含笑點頭:“這是自然,不過肯定會有影響,可話說回來,朕把這件得罪人的事做了,后繼之君也能輕松點兒不是?” “這倒是。”李青打趣道,“不過你這名聲,可能就要差一點兒了。” 朱見深默了下,嘆道:“或許吧,但朕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朕之一朝,不會因為一些筆桿子抹黑而蒙塵。” 李青意外的沒有打擊他。 平心而論,只要朱見深不作妖,照此發展下去,他的功績可以說除了太祖、太宗,獨一檔的存在。 其他不說,就光清理官僚冗員這一項,就無形中解決了大明太多問題。 經歷了上百年發展,大明官僚機構已經到了十分臃腫的地步,是時候換換血了。 不過,陣痛是肯定的,且朱見深名聲也注定好不了。 因為……他遭人恨! 可后繼之君卻能享受到他帶來的福利,百姓亦是如此,官員機構臃腫,受害者不僅是皇帝,更是百姓。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怎么算,李青都覺得很劃算。 酒過三巡,朱見深有些微醺,“先生,這個人口問題,要不要稍微限制一下?” “不用。”李青道,“隨著發展,百姓會自發順應大趨勢,現在人口暴漲的厲害,是因為食物富裕,到時候不富裕了,甚至變得緊張的時候,人口增長也會隨之減緩,減少。 人為干預并不可取,且還會滋生一系列問題。” 李青認真道:“只要在清理冗員、改土歸流、發展水師這幾個大方向做好,你便是繼太祖、太宗之后的第一人,至于其他方面……能不折騰盡量不折騰。” “當真?” “當然,百姓的力量是強大的,且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早已形成了一套獨有規則,人人奉為真理,順應時代潮流永遠不會出大錯。”李青反問,“你莫非以為,能憑自己一己之力,改變華夏數千年演變而來的運行規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