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2/3)頁
當然,若能過自己理想的生活,閑著自然好,可他離不開京師,至少現在不行。
至少也要等小皇帝沉穩下來,等朝局不太需要他了,等……弘治走了。
“唉,好無聊啊……”李青往后一靠,拿話本蓋在臉上,打算瞇一會兒。
‘砰砰砰……!’大門被蹂躪,接著,是朱厚照的大嗓門,“開門開門……”
來活了。
李青沒惱,他知道,多半是楊一清回來了。
起身上前開門,果然,今日朱厚照身后除了常規的大內侍衛,多了一個知天命的男子。
此人五旬上下,膚色黝黑,身材不算魁梧,個子卻很高,許是平時不茍言笑,面相看起來很不和善,給人一種不太好相處的感覺。
“這位是……?”
“楊一清,楊總督。”朱厚照說完,又對楊一清道,“這是李長青,太上皇主治醫生,兼前太子太師。”
“楊某有禮了。”楊一清拱了拱手,說話硬邦邦的,黑著一張臉。
李青還了一禮,笑笑:“客氣,皇上,楊總督請進。”
三人來到客堂坐了,李青拿出冰塊放在桌上用以降暑,這才道:
“皇上帶楊總督來,是為募兵制之事吧?”
“不錯,快開始吧。”朱厚照有些迫不及待,道:“趕緊把這事兒落實,順便把京衛武學提上日程,朕是一天也不想等了。”
相比朱厚照,楊一清就表現的沉穩多了,他問:
“募兵制是先生提出來的?”
楊一清身為邊鎮大將,豈會不對朝中大事關注,早已通過好友李東陽了解了個大概。
同時,也對李青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記得當初,王守仁也提及過這位李先生。
他和王守仁相處時間不算長,對其卻格外有好感,引為知己。
楊一清想看看這位是否名副其實。
“是我。”李青含笑點頭,道:“楊總督是甘陜總督,兼陜西馬政,加強防務,矯正積弊,禁不法商人走私貿易……,乃大明之棟梁,募兵制的推行非你不可啊!”
楊一清黑臉一紅,悻悻道:“先生過譽了,楊某可不敢當。”
他是加強了防務,他是禁止不法商人走私,可并沒李青口中說的這么好。
士卒走私幾乎成了常態,對下面人的管控……他這個總督并不合格。
可他也只能做到這樣了。
士卒待遇太差,若再用高壓,一旦暴動……后果難料。
楊一清深吸一口氣,道:“募兵制在邊鎮推行,確是一條好計策,不過,也要兼顧府兵制度下的士卒,不然,心理不平衡之下,只怕好心辦壞事。”
“這是自然。”朱厚照拍板,道:“募兵制推行之日,邊鎮士卒提高待遇之時,楊卿可愿在延綏先試點?”
“臣愿。”楊一清拱手,繼而目光重新移向李青,道:“邊鎮兵卒總量并不少,募兵制開啟后,必須要進行一定的冗員,不然,會為財政帶來負擔。募兵越多,冗員也就越多,這方面……李先生可有腹案?”
“暫時就先定在1:3,一個募兵,三個府兵,待穩定個一兩年,募來的新兵具備戰力,再提高比例,1:2;甚至……1:1。”
楊一清悄悄瞥了小皇帝一眼,見其并無異色,暗暗一嘆,道:“在軍中冗員需慎之又慎,若不能合理安排……
且不說被清理之人,哪怕不在被冗員之列,也會有唇亡齒寒之感,從而對朝廷起怨憤之心啊!”
“楊總督所言甚是。”李青點頭,“士卒的退休生活必須要得到保障,不能寒了人心。”
李青起身取來早已準備好的計劃書,“楊總督看看是否合理。”
楊一清接過,逐條審閱。
【冗員目標人群:年齡四十五歲及以上。】
【遣散費以在軍期間的表現為參考標準,至高可領取二十兩。】
……
他突然心驚道:“如此這般,被清理的士卒倒是不會有意見,可……怕是人人都想被清理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闵行区|
新邵县|
本溪市|
兴海县|
邯郸县|
达州市|
张家口市|
乌什县|
安远县|
苏州市|
天峻县|
忻城县|
高雄市|
河北区|
额尔古纳市|
思茅市|
正镶白旗|
大同县|
东山县|
遂平县|
剑阁县|
建瓯市|
浦东新区|
兴城市|
鹤庆县|
黎川县|
仁寿县|
共和县|
清原|
突泉县|
宁河县|
金门县|
陈巴尔虎旗|
商水县|
忻城县|
恩施市|
三穗县|
墨玉县|
文化|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