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小念放下短弓,連放十一箭后,她的手臂剛一落下,就已劇烈的痙攣顫抖起來,虎口與臂彎早已鮮血淋漓。 她盯著那擋住自己羽箭的東西,眼中滿是不甘。 秦軍張千總領命而至,他帶來的數百盾兵如同最堅實的屏障,將友軍與敵方隔開,大盾高八尺,寬四尺,厚數寸,用最堅韌的藤條編制而成,上覆厚重鐵皮,重達數十斤,便是勁弩也難以穿透,苗疆諸部的羽箭打在上面,根本起不到半分效果。 大盾擋住了攻勢,苗疆諸部的民兵自是不甘,他們如潮水般向大盾攻去,想掀翻大盾,絞殺內部的敵軍。 可他們才湊到大盾的一丈之內,盾牌下方便冷不丁殺出無數鉤鐮槍,專攻下三路,苗疆諸部猝不及防,腿腳紛紛受創,盡皆倒地。 原來盾兵之后,竟還有持鉤鐮槍的士兵蓄勢待發,他們只有一個任務——阻止敵軍貼緊己方盾兵。 苗疆諸部被鉤鐮槍挑翻后,腿腳受創,苦不堪言,還未來得及呼喊示警,就見到前方大盾一讓,忍氣吞聲許久的步兵紛紛涌出,腰刀居高臨下的斬落,頓時死傷無數。 斬出一刀后,無論是否建功,步兵們便已立刻返回盾陣之中,大盾再度合攏,苗疆弓手的羽箭再度被擋下。 盾陣緩緩回推,再度來到了先前的缺口處,此處本已被步兵鑿開,卻被苗疆諸部用命填住,尸體堆積如山,擋住了盾陣前進的步伐。 盾陣在缺口前被圍住,此時鉤鐮槍又再度探出,勾住一具具尸體,甩去一旁,不到一盞茶的時間,缺口就已空無一物。 而打開缺口,盾陣便與受困許久的重騎兵匯集。 重騎兵遭受猛烈的圍攻,現在只剩下不到三百人,幾乎損失過半,而有戰馬者更是寥寥無幾,僅剩十余人還在馬上沖殺斬擊,他們身陷重圍,本已心灰意冷,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 現在,他們陡然見到援軍以不可阻擋之勢破圍解救,頓時精神一振,心思也靈活起來,紛紛拉住四散的駿馬,上馬作戰。 但戰馬受絆馬索摔擊,亦是損失不小,于是重騎兵們便二人一騎,或是撿起腰刀,充當步兵隱入盾陣作戰。 快速調整好后,重騎統領大喝一聲,率先往敵軍后軍殺去。 先前被絆馬索絆倒圍攻,他們自是難以招架,可此刻,后方盾陣的掩護直如銅墻鐵壁一般,重騎兵們齊頭前進,于敵軍后方殺出一條血路,竟硬生生將戰場分隔成兩塊! 鐵騎兇悍,無人可敵。巨盾堅實,不動如山。鉤鐮陰狠,伺機而動。腰刀鋒銳,勢不可當! 苗疆諸部節節敗退。 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在秦軍的精妙配合下,苗疆戰陣中的那條通路越來越寬,越隔越遠,苗疆諸部徹底被分為了兩塊! 秦軍的弓弩手更是發起狠來,毫無差別的射向敵軍——己方將士,要么躲在盾牌庇護之下,要么是身覆重甲的鐵騎,幾乎不受箭弩影響,而苗疆民兵大多披著皮甲甚至無甲,自己只管往人多處猛射便是,必定是苗疆人死傷無數! 小念等苗疆弓手則恰恰相反,他們面面相覷,畏手畏腳,生怕傷了自己人,箭搭在弓上,卻遲遲不敢發射。 但是若再這樣下去,豈不是要潰敗! 突然,苗疆弓手們不約而同的向自己身后看去。 他們為了射擊,本就四散在山林高處,可此時,他們的更高處竟傳來了猛烈的異響,連地面都隱隱顫動。 “轟轟轟……” 小念轉過頭,臉色劇變,面如死灰。 這是! 大秦的輕騎兵,不知何時已到了山腰,現在正以極快的速度,居高臨下沖鋒而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