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鎮重建工作終于告一段落,楚雄也長舒了一口氣,至少住的問題解決了。 時間也進入到38年的10月份,天氣逐漸變冷,如果在冬季來臨前不能解決數萬人的住宿問題,那后果不堪設想。 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后,這個冬天就不會出現群體性災難事故。這次掃蕩,根據地糧食幾乎沒有什么損失,現在又解決了住的問題,只要鬼子不過來搗亂,柳鎮人們的生活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柳鎮的生產、生活逐漸走向正規,華夏的百姓只要有住的窩,有吃的糧食,他們就能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活。 相對于經歷了一次鳳凰涅槃的柳鎮來說,全國的形勢并不好,漢城會戰終于以華夏軍放棄漢城而告一段落。 這場正面戰場最大的會戰,雙方先后投入了上百萬的軍隊,在廣大的華中、華南地區鏖戰數月,雙方均傷亡慘重。 鬼子雖然攻占了江城,但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其戰前制定的速戰速決,逼迫華夏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并未達到,戰爭進入漫長的戰略相持階段。 戰略相持就是雙方拼消耗、拼內功、拼韌性、拼毅力的階段,看誰最終扛不住,這是鬼子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也是華夏最苦難的歲月。 畢竟戰爭是在我們的土地上進行,打爛的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積累,比如柳鎮。 幾千年古色古香的小鎮毀于戰火,取而代之的是只能夠御寒的土坯房,這就是戰爭! 當然鬼子也得不到好,他們也會消耗海量的軍需物資,上百萬軍隊的后勤保障光靠搶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國力也在戰爭中不斷的消耗,頂多也就算殺敵三千,自損八百。 華夏為了不做亡國奴,再大的損失也損失的起,總好過當亡國奴,但鬼子不行,強盜行為如果總是得不償失,他們的強盜行為就很難持久的堅持下去,這就是鬼子必敗的內因! 相持戰對后方的依賴非常的大,沒有一個穩定的后方,他們就實現不了以戰養戰的目的,敵后戰場的重要性凸顯出來,鬼子開始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敵后戰場上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