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沒有鬼子來搗亂的日子過的非常的快,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時間也來到了39的9月,經過根據地軍民的共同努力,一個新的柳鎮又在鬼子破壞后的廢墟上再一次重生。 獨立團通過托馬斯采購的兩套6.5毫米子彈生產線也已經投入生產,產能達到了設計產能的六成,月生產6.5毫米子彈100萬發,基本能滿足根據地部隊彈藥的自給自足,還能有少量的剩余。 100萬發聽起來是很多,但平均到個人,獨立團主力加民兵已超過了一萬人,人均不到100發,也就是開足馬力生產一個月,只夠根據地軍民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這就是農業國與工業國的差距。 這些子彈可能都不夠蒼鷹國一名士兵一天的子彈消耗,所以還是要靠繳獲! 采購的300萬鷹元糧食也陸續運回到根據地,全部貯存在了老營的大大小小山洞內,夠50萬以上軍民吃兩年了,這是楚雄為整個八路軍貯存的糧食; 39年是八路軍各根據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進入到40年后一直到43年,這三年是八路軍發展中最困難的時期,缺彈少糧加上鬼子的囚籠政策,根據地和八路軍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很多根據地甚至縮水到一槍就能打穿。 楚雄作為一名穿越者,他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慘劇發生,這兩年,他一直在為這個做準備,深挖洞、廣積糧、生產和貯存彈藥,從蒼鷹國高價購入大量藥品,為困難時期的反掃蕩做好充足的物資準備。 為了對付鬼子的碉堡和炮樓,撕碎鬼子的封鎖網,根據地軍工廠一直在大量生產花木蘭火箭筒,開始貯存足夠的火箭彈; 107毫米韋神6管火箭炮也開始量產,已經達到了月產10門產能,從蒼鷹國高價采購的3000根107毫米特種鋼管也已經順利到位,材料的制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剩下的就是開足馬力生產。 這三個月,錢像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花的高萬誠這個大管家手都有一些抖了,他現在看到韋振宇就頭疼,偏偏韋神還沒這個覺悟,十天半個月就去堵高萬誠,手里面拿著的都是楚雄特批的要錢、要物的單子。 這一天,韋振宇又提著提貨單到團部來找大管家高萬誠簽字,你說簽字就簽字吧,手上還提著東西,把高大政委當什么了? 高萬誠黑著臉對韋振宇說: “韋工,你把我高萬誠當什么了?咱們八路軍不興這一套,只要是合理的需求我哪一次沒給你簽字?” “政委,你想多了,這個可不是給你帶的! 你放心,都是我自己的津貼買的,沒有用公家一分錢。” 韋振宇說完后也不管高萬誠一臉的尷尬,直接將提貨單遞給了他。 高萬誠接過一看都是一些正常的物資請領,唯一的一筆現金,也是注明了用于采購油脂,這個是用來生產苦味酸火藥的,一點也耽誤不得。 高萬誠見審批單沒有問題,就干脆地給韋振宇簽了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