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72師參謀長鄧方舟上校正在對著地圖做戰前部署: “師座,諸位同仁,自冬季攻勢以來,我晉綏軍各部進展順利,戰果頗豐; 鬼子節節敗退,周邊的鬼子全部收縮到古陵城內,約一個大隊800余人! 我72師主力3個團以及炮兵、工兵、輜重兵一個營、騎兵一個連總兵力約8千人,敵我兵力比十比一,優勢在我!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 72師師長聽不下去了連忙制止道: “參謀長,別掉書袋子,說重點!” 下面包括李辰東在內的幾個團長差點沒憋住笑,鄧方舟的臉一陣紅一陣白,這太掉面子了。 “是,師長!諸位,根據師長的指示,我們將采取圍三闕一的戰法進行,主攻東門,佯攻南門、北門,西門留給鬼子突圍,這樣鬼子就不會跟我72師拼命,我們要的是古陵城! 東門主攻任務由338團李團長負責,師屬炮兵營將加強給你們,二團、三團分別佯攻南門、北門……” 參謀長的部署完后,自然就輪到師長徐萬曉中將做指示了,徐中將雖然沒什么文化,來頭可不小,是總座的嫡系! 徐中將是五臺山徐家村人,這個村聽起來不是很出名,但他的對面就是鹽長官的家,他村子里還出了一個陸軍少將,就是八路軍115師的副師長; 八路軍改編時候,國府是給八路軍和新四軍很多將領授過銜的,師長授的都是陸軍中將,副師長和旅長授的是少將。 徐中將在軍銜上雖然比八路軍徐少將還高一級,但他們打仗的水平差的就不是一丁半點了,關鍵徐萬曉中將還沒有這個覺悟,總以徐家村第一名將自居,這本又開始顯擺上了: “兄弟們,此次冬季攻勢,總座非常重視,再三交代我一定要打出我們三晉子弟兵的風采來,讓八路軍、讓中央軍、讓蜀中、讓我們三晉的父老們看看,三晉大地并不只有八路軍在打鬼子! 晉地是我們晉人的,八路軍、中央軍、鬼子,這些外人都是要走的,三晉大地還是要回到我們手中的! 古陵城必須要打好了,打漂亮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