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難得的在大門外開了粥棚,熬了幾鍋清得見底的薄粥,只要過來道一聲賀的窮苦人都能得到一碗粥和一個小紅薯,據說要連續施粥三日,這事已經驚動了鎮長。 “鄭鄉紳不愧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啊,施粥三日,這得救活多少鄉里? 敝人作為全鎮的父母官,特送來錦旗一面以表彰鄭鄉紳的善舉!” 鄭強一聽頓時激動地站起來感謝父母官的厚愛,并當場表態向政府的抗戰大業捐贈糧食一千斤,銀元五百塊。 這些其實都是必須上交的保護費,這個場合說出來,雙方都有面子。 花花轎子人人抬,官面上的話不要太當真,都是以抗戰的名義要錢要糧,但真正又有多少用到抗戰上呢? 層層中飽私囊,用于抗戰的十不存一,這才是國府的現狀; 上有所行,下有所效! 高層從蒼鷹國弄回來的那些抗戰援助,九成以上都被四大家屬截到私人賬戶里去了,真正到了前線將士手中的九牛一毛。 前方吃緊,后方緊吃! 前方將士一日一頓稀粥,后方達官貴人夜夜笙歌。 在中原省,很多老百姓甚至幫著鬼子趕走遭殃軍; 在老百姓中流傳一句話: “水旱湯蝗,中原四災!” 靠名聲爛到大街的遭殃軍打鬼子,還是算了吧。 鄭強只是一個小小的地主,靠著欺壓百姓,巧取豪奪,攢下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 納個十三姨太,鎮長都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湊熱鬧,嘴上說著自己是全鎮老百姓的父母官,漂亮話說的一套一套的; 對像鄭強這樣的地主老財為禍一方,視若無睹,反而還給其發錦旗,這樣的政府能得民心也是見鬼了。 只能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當天晚上,菜花在洞房內用一把剪刀結束了自己十四歲的生命,這是她對這個吃人的社會最后的抗爭! 當鄭強酒足飯飽,哼著小曲走進洞房,準備一朵梨花壓海棠的時候,只看到一地的血紅和一具慘白瘦弱的身軀。 “晦氣!” “來人,不識抬舉,給我抬出去喂野狗!” 鄭強說完一臉厭惡地離開了房間,轉身就去了十二姨太的房間。 對他來說,新娶的十三姨太,就算了再喜歡也就是一件衣服而已,沒了就再換一件。 而對于鴨蛋來說,當他在鄭家小門外領回妹妹的遺體后,抱著妹妹瘦弱的身體仰天嚎啕大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