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濤聲依舊-《亮劍:抗日之鐵血遠征》
第(2/3)頁
“辭修這次調十八軍增援北線也算是無心插柳之舉,穩定了北線形勢不至于崩潰,第三師團雖然從44軍的防線突了出去,但也遭受了重創,這次就功過相抵吧!”
種裁定了調,后面的就好說了,都是不痛不癢地反思,連自罰三杯都算不上,這事就這么遮過去了。
這也好理解,事關中央軍,就算是敗仗都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更何況在他們看來這只能算是一場平局,更不會把板子打到中央軍的屁股上了。
而小諸葛這里,只要不甩鍋給桂系他都會閉嘴的。
戰役總結的事就這么輕輕揭過去了,剩下的就是討論鬼子下一步行動,陳上將又是第一個發言,他要扳回一局才行。
“種裁,鬼子經過第一階段的作戰,損失兵力超過兩萬人,第三師團、第十三師團這兩個主力師團減員嚴重,部隊疲憊不堪。物資消耗巨大,空投那點物資只是杯水車薪,支撐不了后續的作戰需要;
所以我認為鬼子會放棄進攻夷陵的計劃,會選擇撤兵休整,至少一個月內,鬼子無力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陳上將的分析得到了大部分大佬的認同,連小諸葛都沒有站出來反對。
畢竟雙方打了二十余天了,彈藥打到都靠空投補給的地步了,支撐七、八萬大軍攻勢作戰所需要的物資是一個天文數字,不是那么容易籌集的!
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后勤補給,沒有補給的攻勢作戰那是送人頭。
種裁見大家意見出奇的一致,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同,頓時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已經不想跟鬼子繼續死磕下去,保存實力才是上策。
種裁在做出鬼子不會繼續進攻夷陵的判斷后,國府對河西地區的局部兵力部署進行了調整;
將原來守備在河西的第33集團軍和江防軍主力大部調往河東,以致河西兵力空虛;
沒有制定在河西作戰的計劃,不僅遠安、南漳等縣沒有設防,夷陵的防御兵力也很少。
這一臭棋又被鬼子抓了一個正著,在得到了1000余噸的物資補給后,鬼子第三師團等部突然渡過漢水,乘虛而入,打了國府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時候五戰區長官部,對形勢的判斷出現了重大偏差,都以為鬼子在佯動,左兵團由戰區司令長官李上將指揮第2、第22、第31集團軍和第68軍,攻擊襄花路、京鐘路及漢宜路日軍后方,想切斷鬼子的補給。
可惜鬼子根本不理會自己的后路,而是兩個師團過了河后加速攻擊前進,當晚即突破第四十一軍防線,次日便進入襄城,兩個師團隨即并列向南攻擊前進,進入三十三集團軍背后,壓迫我軍調轉正面。
這是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左路軍重兵斷我補給線,我一路猛沖猛打打到你右路軍的北后去;
鬼子已經進行過補充了,攜行的物資打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所以他們根本不在乎國府軍斷了他們的補給線。
因為被人攻了后路的三十三集團軍根本撐不了十天半個月,被鬼子逼的倉促改向,臨敵變陣,這可是兵家大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平昌县|
满洲里市|
长寿区|
丹阳市|
皮山县|
盘山县|
哈巴河县|
苗栗市|
海兴县|
济阳县|
资中县|
察雅县|
龙井市|
潢川县|
筠连县|
报价|
萝北县|
黔江区|
蓝田县|
伽师县|
高阳县|
阿拉尔市|
陵川县|
扎鲁特旗|
通榆县|
镶黄旗|
富宁县|
崇州市|
桃源县|
普格县|
颍上县|
永善县|
安庆市|
永靖县|
西昌市|
普陀区|
革吉县|
漳州市|
迭部县|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