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與此同時,新二軍在東部地區的進攻也取得了巨大戰果,先后攻占了內格羅斯島、保和島、棉蘭老島的大部,殲滅鬼子1.3萬余人,將鬼防主力壓縮在兩個區域,一個是萊特島,一個是棉蘭老島的達沃城。 達沃城是棉蘭老鬼的中心城市,有鬼子1.6萬余人,都是從周邊地區潰敗過來的,也準備依托海港城市打巷戰。 包圍達沃城的是新6師、新7師、軍屬炮兵旅,總兵力4.5萬余人; 新5師進攻萊特島,島上有鬼子9余人。 鬼子的主力還是在以馬里拉城為中心的呂宋島上,經過數日激戰,呂宋島上大約還有5萬鬼子。 呂宋的海島地形非常不適合展開兵力,只能慢慢陪鬼子磨,遠征軍也不著急,有的是時間對散布大大小小島域內的鬼子各個擊破。 呂宋是鬼子南方軍防守的重點地區,一旦占領了呂宋,就能將爪哇和柔佛的鬼子切割出來,不再理會他們。 而是在鷹醬海、空軍的配合下,繼續向龍平洋島鏈發起攻擊,兵鋒直指鬼子本土。 這個時空,由于楚雄和華夏遠征軍的橫空出世,鷹醬對腳盆雞龍平洋島鏈的反擊,有了更多的選擇,也變的更加輕松,這讓富蘭克林看到了優先解決東方戰場的希望。 因為有華夏遠征軍這個選擇,鷹醬推行先亞后歐戰略所付出的代價并不大,無非就是海、空軍和少量的物資; 相對于歐羅巴戰場,特別是黑熊戰場的海量消耗來說,支援華夏的物資要少太多,相對于鷹醬恐怖的工業生產力來說,毛毛雨而已。 現在黑熊戰場還沒有分出勝負,由于鬼子在遠東搗亂,導致察里津保衛戰還在苦戰中,這個時候顯現不是鷹醬介入歐羅巴戰場的最佳時機。 至少也要等到察里津分出勝負后,黑熊開始全線反攻時,才是鷹醬在歐羅巴開辟第二戰場摘桃子的時候。 用富蘭克林的話來說,鷹醬永遠只站在勝利者一方; 現在東方戰場,華夏人和腳盆雞的戰爭天平已經向華夏傾斜,而且傾斜的很明顯了。 華北、滿蒙都已經光復,遠東、華中、甚至華東,華夏人都占據了優勢,南方戰場更是打到了呂宋,腳盆雞敗亡已成定局; 這個時候富蘭克林毫不猶豫做出了決定,龍平洋艦隊全力支援華夏遠征軍完成反攻腳盆雞本土的戰略,率先結束東方戰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