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相同武器條件下,步兵單兵戰斗力以及對步兵戰術的運用能力,華夏和鬼子可以甩鷹醬和歐羅巴強國幾條街。 攻下折缽山后,第一師團繼續向縱深推進,協助第二師團會攻元山。 第二師團在元山遭到了鬼子的頑強抵抗,傷亡慘重,進展緩慢。 元山的鬼子在之前的炮火打擊中,雖然也損失慘重,但元山山體含硫磺少,所有火攻效果沒有折缽山的好,被他們保存下了將近一半的兵力。 他們憑借著大量的坑道工事,頑強抵抗,雙方以前都是腳盆雞的精銳部隊,知根知底,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誰也不肯認慫。 雙方打了一天一夜,都是傷亡慘重,基本打出了1比1的交換比。 從第二天開始,第一師團也加入戰圈,救國軍的兵力優勢愈發明顯,他們一個一個坑道與鬼子爭奪,用巴祖卡轟,用火焰噴射器燒,將躲在耗子洞內的鬼子一個個燒死。 鬼子防守的重點是元山二號機場南側防線,原來有800多個碉堡; 在楚雄這個上帝之角的干預下,這800多個碉堡被艦炮摧毀,但還是殘存下了200多個,都是修的很隱蔽的碉堡,碉堡周圍密布著戰壕和坑道,非常難搞。 每啃下一個碉堡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員傷亡,陸戰一旅的炮兵團也過來支援; 他們將韋神炮拆成單管,用來直射打擊鬼子的碉堡,效果非常的好。 每當出現一個火力點的時候,炮兵就用單管火箭炮,在一公里左右的最佳攻擊距離,只需要發射一枚130毫米的火箭彈,再堅固的碉堡都扛不住一炮。 敲掉鬼子的碉堡后,救國軍的突擊隊在機槍火力的掩護下沖上去,用火焰噴射器將躲在坑道里面的鬼子活活燒死。 靠著這種笨辦法,他們足足用了一天的時間,硬是將200多個碉堡拔完了,消滅鬼子不下5千人; 救國軍也付出了3千余人的代價,終于啃下了元山這塊硬骨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