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救國軍雖然都在休息中,但都是枕戈待旦的,所以被鬼子沖上陣地后并沒有出現一擊就潰的現象,反而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與鬼子混戰在一起,互有傷亡。 腳盆體系的環形工事都是里三層外三層,救國軍由于倉促應戰,很快就丟失了兩道防線; 當鬼子在乘勝追擊的時候,位于核心陣地的幾十挺機槍開始怒吼,將一群群鬼子掃倒,鬼子的攻勢被遏制住了。 越來越多的救國軍加入戰斗,兵力優勢就充分體現了出來,而鬼子的兵力越打越少。 參加夜的鬼子只有一個聯隊,本想著趁混亂一舉擊潰救國軍的,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這些人簡直不像是在給華夏人作戰,都是死硬死硬的,鬼子夜襲的目的并沒有達到。 待到守軍穩住陣腳后,他們的兵力優勢使得守軍不僅沒有潰敗,還能發起局部的反擊。 鬼子只能通過坑道不斷增兵,雙方從黎明時分打到上午八、九點,不僅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還損失了3千余人。 鬼子指揮官見事不可為,就果斷下令撤退,再打下去就打成了在救國軍陣地上的消耗戰; 救國軍有著地利和兵力優勢,這樣的消耗戰是他們愿意打的,總比搗耗子洞容易的多。 鬼子撤退的哨聲響起,然后就交替掩護著撤退,救國軍派出一部分兵力銜尾追擊,結果被鬼子打了一個伏擊,損失了百來人,嚇得他們縮回了陣地中。 這場被鬼子抱以巨大希望的夜襲戰,最后虎頭蛇尾地結束了,雙方都付出慘重的代價; 雖然救國軍的損失要大于鬼子,但他們守住了陣地,挫敗了鬼子勢在必得的反攻,嚴格意義上說是打贏了。 鬼子的反擊以失敗告終后,他們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形勢對鬼子越來越不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