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淚眼朦朧地抱著胖子,神智上感覺似乎已經過去許久,看手表才知道,距離根莖唰一下彈出來,小張哥又咻咻兩口老痰吐上去,大概只有兩分鐘不到。 而在這短短的兩分鐘里,我吐了一大場,換了兩個躲閃的姿勢,跟天真他們說了三句話,流了無數嘩啦啦的淚水,一時只覺得恍如隔世身心俱疲。 胖子摟著我,看著那白花花的肉黑黢黢的枝條,再粗的神經也有點吃不消,咽了口唾沫就道:“你這話有點意思,是不是跟風水上的養尸地差不多道理。” 我一想沒毛病,于是就向他頷首,胖子接著道:“我雖然腦子沒你們好使,但也還記得養尸地好像是大兇之兆,要有人不小心葬在里頭,尸體千年不腐,吸收完日月之精華后就會詐成僵尸,出來四處吸人精血,而大粽子的子子孫孫以后會倒大霉,老婆偷人、斷子絕孫,什么點背的事兒都能發生,可謂是霉中霉超級加倍。” 他停了停,似乎在努力回憶什么,想了好一會,才慢吞吞道:“不過當年下鄉插隊的時候,我有個同隊的知青,祖上是專門給人看陰宅的,他告訴我養尸地表面看又兇惡又忌諱,其實是因為沒有養尸成功,尸體變成大粽子后,把龍脈的玄氣硬生生化成煞氣了,實際上養尸要是能養好,在風水上屬于是上上大吉,子孫后代想不發財都難,而且還有神棍組織有尸體崇拜文化,專門到處掘人家沒有腐爛的尸體拿去拜的,總之邪乎的很。” 這我也聽過一點。 我有幾個嫁到三明的表姑,在三明永安那邊,有個“拾骨”的習俗——如果哪家有新喪,下葬后要等過一段日子,估摸著遺體爛的七七八八,在清明、重陽或者冬至時再把墳刨開來,移出里面的骨頭架子,換個吉時重新下葬。 那里的人認為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管皮肉還是什么的,只要是人身上的部位,都是屬于人間的東西,而陰陽有隔,人死后要想投胎轉世,得除盡身外之物,在肉身腐朽后再葬一次,算是入土為安,人的靈魂才能脫離尸身進入輪回。 當地人在“拾骨”的時,極少的幾戶人家打開棺材,會發現里面尸體還如葬前一般的栩栩如生,不僅尸首沒有腐壞,甚至頭發還在生長,皮膚光澤滑膩,連基本的水分都沒有流失。 這樣的墳地,他們就會稱之為“養尸地”或是“僵尸地”,誰家開墳開到養尸地,在當時是非常晦氣的事,得大擺水陸法事,請人驅邪除穢,尸體也要二次處理后焚燒干凈。 “別看胖哥平時阿里不達的,偶爾蹦出幾句,還挺合情合理。” 我出完神還不忘拍胖子的馬屁,他十分滿意地拍拍我腦袋,過了會又突然問道:“什么是阿里不達?聽著怪耳熟的。” 修煉閩南話修的要走火入魔的天真當即舉手道:“她說你不正經不想事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