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七 成立鳥銃隊-《萬歷1592》


    第(1/3)頁

    巡視完了城墻,蕭如薰便啟程前往軍營,心里盤算著一千八百士卒放在四面城墻守備,防備叛軍四面攻城,留下來的機動兵力也就七百之數,除去三百銃卒,還有四百預備隊,兵力緊迫,時不我待!一念至此,蕭如薰心中頓生緊迫之感,此時大約是下午三點鐘左右,要是順利的話今天就能操練一遍銃卒,看看他們使用火器的程度如何。

      進了軍營,王輝便來迎上,說已經選好了三百能用鳥銃的銃卒,可供蕭如薰檢閱,蕭如薰點點頭,前往校場,便見三百銃卒人手一支鳥銃提在手上,十排三十列站定,氣宇軒昂,頗有戰意,看來之前的那次勝利帶給軍隊的信心較足,而蕭如薰帶兵有方,軍容嚴整,怎么使怎么順暢,少了不知多少麻煩,這叫他相當滿意。

      “三百銃卒都是可熟練使用鳥銃之兵,不過并未訓以戰陣,不識沐王三段射擊之法,不知將軍有何指教?”

      王輝跟在蕭如薰身后詢問。

      “拿一支鳥銃來與我看。”

      王輝便從身邊士卒手里接過一支鳥銃遞給蕭如薰,蕭如薰接過,掂量一下,約莫六七斤的樣子,不輕,這是正常的,若是輕了,怕是用的不是精鐵,或者偷工減料,有炸膛的風險。

      這種鳥銃是嘉靖年間剿倭戰役里,明廷從東南沿海的倭寇手里奪來的技術而造,在此之前,日本人在葡萄牙的基礎上制造出了“鐵炮”,其性能較葡萄牙火繩槍略優,而大明鳥銃則是建立在日本鐵炮的基礎之上,較之原版葡萄牙火繩槍和日本鐵炮略有改進,大約是此時明軍單兵火器里的佼佼者,比之更好的仿土耳其魯密銃還未問世,要等幾年后,趙士禎才能把魯密銃仿造出來。

      這把鳥銃的造型與現代槍械在造型上比較相似,有木質托柄,便于銃卒把握,增加準頭,槍身有后準星,槍嘴有前準星,比起更久以前明軍使用的火門槍要強上不少,但是使用起來依然很麻煩,使用前要裝填彈藥,把引藥倒入火孔,鉛子和火藥倒入槍管搗實,點燃火繩,瞄準,觸發,方能射擊。

      在射速上,最早的火繩槍兵由于效率問題,三分鐘發射兩次算高效,而到了后來歷代軍事家不斷想方設法的提高射速以后,操作熟練的射手一分鐘可以發射三次左右,傳到了日本的火繩槍經過戰國時代的淬煉,出現了“早合”之類的火繩槍技術,可以把射速再提高,一分鐘發射七次,然而這并沒有什么卵用。

      火繩槍的劣勢在懼水,因為火藥受潮將無法使用,薩爾滸之戰中,明軍與后金軍遭遇戰時,正是大雨初停,霧氣彌漫之時,當時空氣潮濕,明軍火藥受潮,不以火烤干根本無法使用,所以順當的敗給了后金軍的弓弩。

      火繩槍還懼風,風太大,不僅影響射擊方向,還會將火繩燃燒的速度加快,仗未打完火繩就燒沒了,鳥銃也就成了燒火棍,這種事情在幾百年的火繩槍戰史上屢見不鮮。

      火繩槍發射時需要火藥點燃,而老式火藥燃燒起來煙霧極大,發射一次就會爆起一團煙霧,如果在一分鐘之內發射速度變快,那可能打著打著渾身周圍都被硝煙籠罩,看不清了!明軍和后金軍作戰的時候,曾有過射擊之后風向突變,硝煙彌漫在明軍陣地,使得明軍看不清前路,直接被后金軍沖入陣中擊潰的事情。

      為此,軍事家們曾想方設法的改進火繩槍,卻一直成效不大,直到十八世紀初,才以燧發槍徹底取代火繩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建昌县| 大兴区| 通河县| 巴青县| 黄山市| 江安县| 顺义区| 乌拉特前旗| 淳化县| 静乐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塞县| 萨迦县| 藁城市| 海伦市| 岢岚县| 琼结县| 樟树市| 邻水| 高州市| 遂平县| 扬州市| 肥东县| 盘锦市| 新平| 呼图壁县| 元谋县| 都江堰市| 南安市| 石渠县| 定南县| 楚雄市| 宿迁市| 鄂伦春自治旗| 尼勒克县| 绥棱县| 福泉市| 德惠市| 富顺县| 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