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在遭遇了天災人禍,而朝廷賑災錢糧尚未未抵達地方,賑濟災民之前,受災之地的縣令該如何保障自己所轄之地內(nèi)的災民能活下去呢? 還不是只能找他們這些個鄉(xiāng)紳豪門周轉(zhuǎn)、“捐獻”。 即便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朝野都風調(diào)雨順,不需要縣衙賑濟民眾。 那修橋鋪路呢? 為官者誰不想進步? 而進步是需要資本的。 這些資本哪兒來? 還不是得靠真金白銀砸出來。 可看著那些個狐假虎威的小吏和衙役,以及他們背后全套甲胄的一小隊精銳士卒,被敲響了府門的各家士紳族長,此刻卻也只得硬著頭皮擠出笑臉道:“哪的話。” “清丈之事乃國策,吾等親善之家,豈有忤逆國策之理。” “那,請?” “請?!?br> 一眾鄉(xiāng)紳老爺們面上擠著勉強的笑容,招呼上了自家的賬房,帶著早已備好的田契等,跟上了衙役的腳步。 作為坐地戶,這些鄉(xiāng)紳們各自盤踞的土地不少,每家宅邸都修建的富麗。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缺點。 距離其名下的田產(chǎn)相距不短。 若是往常,別說他們沒有這個閑心,就算有,去其名下的田產(chǎn)視察,至少也是有長工抬著軟轎去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