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dāng)馬皇后從老朱這獲得今夜到后宮留宿的保證,離開老朱的書房時(shí)。 父子倆對視一眼,都長舒一口氣。 老朱靠在龍塌上,念叨著與常升交流的過程,唏噓到:“若不是真微服私訪一回,咱還不知道,這些年若沒有你娘替咱操持,像是劉伯溫之輩,根本不可能聚攏起來,給咱賣命。” “這常升,咱是招攬不來了。” “咱大抵是讀書少了,當(dāng)這些真正的聰明人不愿入朝為官,咱著實(shí)摸不清他們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也拿不住他們的短。” “尤其他還是太子妃的親族,你的外戚。” “可他一面不愿做官,一面又愿意點(diǎn)咱,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咱真恨不能把他的腦袋剖開瞧瞧。” 朱標(biāo)倒看的很開。 “兒臣以為,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有自己的脾氣秉性。” “李相國戀權(quán),劉伯溫惜身,宋師重禮教,常升定也有自己一套待人接物的標(biāo)準(zhǔn)。” “父皇與他論及勛貴之患,他說連皇上都要把自己的皇子分封出去,皇子怎么做,下面這些貴人還不有樣學(xué)樣。” “兒臣以為,這大概就能看出常升些許偏向了。” “無論是父皇從術(shù)算中得到的啟發(fā),還是常升的暗諷,都可看出,常升是不喜父皇對宗親和臣子區(qū)別對待的,兒臣也以為,宗親制度,有利有弊。” “但,對待父皇,常升大抵還是秉一顆公心進(jìn)言的。” “否則就不會(huì)將這些實(shí)用之學(xué)告訴父皇,并警醒父皇隨意重開科舉的危害了。” 看著自家兒子條理分明,侃侃而談。 老朱臉上的些許郁悶之色早就拋之腦后。 對他來說,就算能再招攬十個(gè)劉伯溫,也不及自家太子成才一分來的讓他高興。 “吾兒已有帝王胸懷。” “這是好事。” “然而標(biāo)兒也需記住,為君者,除了要有帝王胸懷,還要有雷霆手段。” “就似方才在你母后跟前所說。” “咱想讓藍(lán)玉去治治那些驕兵悍將,雖然你母后與你都出言阻止,咱也依了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