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貓膩,閱卷-《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第(1/3)頁
“你當真確定,所有參賽者一個時辰內,要完成這全部的五篇策問?”
當常升確定這場比試有問題。
他當即將策問卷拍在了桌面上,言語低沉的看向剛才接連含糊應付他的“監考官”。
面對常升突然的厲聲問詢,監考的士卒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又以不耐的姿態罵到:“既然答不出所有,那就挑你能答得出的寫不就完了。”
“你當所有人都同你一般?”
“參加沙場校閱的勛貴子弟和文臣武將中,能在一個時辰內寫下二三篇策問的不在少數。”
“不多備一些考題,如何能分出高低?”
常升的目光在士卒的臉上盤桓許久,直看的他握著腰側刀把的手都不自在的攥緊,終于“呵”的一聲,將目光重新投入到面前的考卷上。
雖然明知道其中有貓膩。
但這貓膩的目的肯定是影響他的成績,這與他的目的不謀而合,自然就沒有掀桌子的必要。
至于這五道策問題,他的原則還是和上一輪一樣。
能被解決的問題,他就不用管。
論北方新復失地的治理的確是個大問題,從老朱在明初掀起的四大案中,除了藍玉案,其余三大案,幾乎都可以與這個問題扯上關系。
只因北方失地收復時,大明的官員不足,無法全面接收地盤,所以只能將一大批的前朝官員重新篩選任用。
這些人貪腐成性,互相包庇,使得明初對于新收復北地的主權難以行使下去,所以老朱以各種借口掀起的三大案,實際上都是在清洗包括這些前元官吏在內,威脅到皇權的官員,將領和勛貴,從而整肅吏治。
徹徹底底的改換新天。
列舉開國選才制度的利弊。
這個問題,老朱親口向他問過,現在大概是放個風頭,看一看這些勛貴及文臣武將子弟的想法,答之無用。
如何富國。
提出這個問題,老朱大概是被戶部逼急了,他才不給他填坑呢。
有解決辦法,留到后面自己用它不香嗎?
解析宋元興亡的原因。
如果常升猜的不錯,這大概就是許多人的主答題了,但只是給那些吊書袋一個發揮的機會。
人家畢竟陪跑一天了,總要讓人有點參與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南和县|
资溪县|
新泰市|
富源县|
商南县|
大埔区|
榆树市|
油尖旺区|
永康市|
河曲县|
贵南县|
察隅县|
县级市|
平陆县|
昌邑市|
舞阳县|
色达县|
大姚县|
南郑县|
土默特右旗|
绥化市|
定州市|
军事|
阿坝县|
北川|
萝北县|
比如县|
水城县|
张掖市|
肥乡县|
清流县|
平利县|
邳州市|
巴塘县|
玉屏|
泗阳县|
巴林左旗|
嘉定区|
彭泽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