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宋濂側目一瞧。 就見那個在宴上被常升一頓指桑罵槐后,幾乎寡言少語的道衍正巧無他眼神交匯。 趁著李亨和常升拼酒正酣,宋濂拾起了絲絹,仰裝擦嘴般將其半攤開。 就見上面的濕痕分明寫著。 還請宋師宴后要求與欽差同住。 雖未明言事件始末。 宋濂卻從種種蛛絲馬跡中通曉了種種關竅。 原來蘇州知府竟與此番前來推行試科舉的欽差隊伍不對付,這么說來,常升此番紈绔,與道衍的不對付,大略也是為了麻痹李亨而故作姿態。 想通了這點。 這場暗潮洶涌的接風宴便再影響不到他的心情。 看著身邊斗酒下肚,“演技”還半點不失真的常升,再看看一旁幫自己擋了不少酒,如今已被兩個“老酒鬼”灌到滿臉的方孝儒,宋濂不由感嘆。 自家弟子果然還是缺乏歷練。 日后不論是鉆研儒學還是入朝為官,人情世故,拜師交友,哪個不需要個好酒量。 就他這酒量,傳出去都替自己丟人。 不知不覺間,這酒就喝了一個時辰。 好在一旁的同知還記得下午要與各家名士大儒在府衙一同會晤之事,多番提醒,才終于讓這對酒逢對手,將遇良才的“老酒鬼”體直嘴卻硬的選擇了休戰。 下樓時,若不是有人攙扶。 李亨幾乎要翻滾下樓。 可常升明明也滿臉紅暈,左搖右晃的,卻愣是沒踩空一階樓梯。 等到把人都送上馬車,同知安排宋濂到一處獨門小院中暫居,但宋濂卻提出,要與欽差商議試科舉推行事宜,要求與欽差隊伍同住。 同知勸了兩遍,見宋濂意思堅定,便不再強求。 一行人再次乘馬車返回莊園。 待到常升晃晃悠悠的走進莊園,關上莊園大門的一刻,臉上的紅暈便再頃刻間迅速消散。 雙目清明的對宋濂重新拱手行禮到。 “學生今日公務在身,如有狂悖冒犯宋師之處,實屬迫不得已,還請宋師見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