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滾蛋。” “什么叫唯我馬首是瞻,你們是沒讀過書還是沒長腦子,古往今來有哪個外戚私自招兵買馬落得好下場的?”常升半玩笑半警告的掃視著在場的一干勛貴子弟。 “我只提醒你們一遍。” “你們都是大明的勛貴之后,你們的榮華富貴與大明的昌盛休戚與共。” “所以,不該有的心思絕不要有。” “不該說的話千萬別去亂說。” “我相信,替這幫潑皮謀出路的想法都是你們一時的義氣上頭,只是想著他們也掛名東宮麾下,彼此之間有點香火情分,不想看他們過得太寒酸。” “以免損了太子的仁德之名。” “只是這么點小事也不好頻繁的請示太子,手里的銀子貌似也不足以將他們全部安置,于是便自作了主張。” “都是秉著一片公心替太子辦事嘛。” “我能理解。” 被常升一陣言語敲打,就算知道是自己考慮的不周全,這幫勛貴子弟臉上也有些掛不住。 可聽到后面的“甜棗”。 他們又有些迷失了自我。 只覺得常升的話都說到了他們心坎兒里。 聽聽,聽聽,急公好義,恪忠職守什么的,才是他們這群大明勛貴子弟應有的標簽嘛。 “只是……” 常升特地給了這幫勛貴子弟一個自我陶醉的間歇,這才滿飲杯中酒,眼角隱現愁容的訴苦道:“只是各位作哥哥的,也得體諒體諒老弟我的難處啊。” “我與陛下曾定下一個賭約。” “賭約其中一項是替陛下籌集五十萬兩銀子,用以填補朝廷國庫之缺。” “此番趁著下蘇州府,意外查獲走私案之前,老弟我好不容易抓住機會,把五十萬兩銀子籌措出來,準備完成此項賭約。” “誰曾想回來之后,就聽聞諸位兄弟替我出氣之事。” “為防止陛下以諸位兄弟被冠以聚眾鬧事的罪責施以八十重杖,老弟我不斷退讓,終于用近三十萬兩銀子,才勉強堵住了陛下的嘴,把事情揭過。” “大家要是再犯錯,我只怕再找不到這般機會,替弟兄們在籌措這筆贖罪銀了。” 此話一出。 在場的勛貴子弟們無不錯愕動容。 “三,三十萬兩!” 什么和陛下的賭約,什么五十萬兩的要求,因為他們有自知之明,所以通通沒放在心上。 可是聽到在他們身上花了三十萬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