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姐夫怎不多歇歇?” 看見常升到來,朱標的精氣神貌似都還不錯,半開玩笑的說到:“許久未曾像如今這般清閑。” “休養的久了,竟不自覺想找點事干。” “今早睡不著了,我還練了幾遍五禽戲。” “好事啊。” 常升笑著盤算到:“等到月末處理完春試諸事,第一批試科舉的舉子也該陸續來臨考核任用了。” “介時朝廷人手空缺暫緩。” “就算還有不足,有了春試的經驗和教訓,再加多一場秋試,只要能提前布告,能夠參加試科舉的儒生只會更多。” “現在報社也徹底走上正軌,三個月營收再加此次蘇州府之行給叔伯繳納的一筆錢銀,足以完成和叔伯的賭約。” “屆時只要馮太醫診斷認定殿下的身體無恙。” “我就能與姐夫操辦些我們能做的事情了。” 朱標抬起頭,臉上帶著幾分好奇問道:”說起來,你好似也從未提過你引領大明強盛的計劃,如果我真的休養好了,你可曾計劃好要做什么?” 常升坐在了朱標的對面,笑著給自己倒了杯茶。 “咱們還是穩扎穩打。” “先定個小目標,讓咱大明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飽飯,有房子可住,做到少有所養,老有所依就不錯了。” “其余的,再議不遲。” 看朱標的臉上多少浮現了幾分目標值相差有點大的失望,常升輕笑道:“有些事情說出來容易,但做起來難。” “我知道姐夫少年時曾幾次奉叔伯命令去鳳陽祭祖。” “沿途體察民情。” “也知道些眾生疾苦。” “所以在叔伯設立養濟院,惠民醫館,漏澤園,又在各地設立兩倉,又輕薄稅賦,估計農耕,與民休養生息,使得應天府的流民都有了去處后,除了爆發旱澇之地,姐夫大概覺得天下縱仍有疾病餓死,卻也不至于太多。” “可是姐夫,鳳陽府離應天才多遠?” “更偏遠的地方呢?幾位藩王封地內呢?那些近些年才被大明收復的北境呢?” “朝廷都還在遷移各地百姓,大明真的安定了么。” 看著朱標沉默。 常升抿了一口茶湯,趁熱打鐵到:“朝廷如何能確保復地官員歸屬大明后就痛改前非,不再盤剝百姓?” “就算他們勤政愛民。” “可舊地新復,朝廷總要有所表示,陛下也要施恩。” “所以免除他們的稅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