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廢話,全部收好了,晚些帶到城里的珠寶店賣個好價錢給你們換酒,那大海蚌不能吃,殼子砸了磨粉,肉拿去喂豖喂狗。” “河伯,我這有只海刺猬,這能吃嗎?” “手上沒被扎破吧!趕緊把它放下,這玩意兒有毒,但是別扔,回頭找東家問問,看看有沒有哪家貴人愿意養(yǎng)的,說不定也能賣錢。” ……………… 很快,兩個披著蓑衣,內(nèi)里也穿著同款青灰馬甲的車夫,便架著兩輛馬車前來。 他們大約已經(jīng)接了幾趟同船來應天府應試的仕子了。 這會輕車熟路的吆喝到:“送到城門一文錢,到府衙兩文,指定地點三文?!? “包車十文起?!? 雖然到城門這么點距離就要一文車費,但一眾不愿踏著泥濘進城的仕子們還是爭先恐后的上了馬車。 正常容納三人的馬車。 很快便擠進去六人。 方孝儒沒有急這一時,看著僅剩的兩個同時仕子 他們這一輛馬車應該會空曠些。 果然,在大部隊離去后,下一輛火急火燎趕來的馬車,看著雨棚中僅剩的三人不由嘆氣。 好在同行的兩人都是去府衙的。 方孝儒更是給了五文錢,讓車夫再送完他們二人之后在應天府多轉轉。 車夫的臉上才重現(xiàn)了笑容。 馬車緩緩趟過泥濘的路面。 不多時的功夫。 城門已經(jīng)近在眼前。 在五城兵馬司的守衛(wèi)核驗過方孝孺等人的籍冊后,馬車才向城中緩緩而行。 正巧此時雨停了有一陣。 方孝儒也挑開了車簾,想要一覽皇城的風貌。 行人三三兩兩的回到街頭,各種攤販也重新出攤,好一副春日里生氣勃勃的光景。 只是他也意外的注意到。 不僅是在百姓的住所。 哪怕是人潮涌動的坊市路面都顯得格外的干凈與干爽。 這就是地方與皇城的差距嗎? 無論是在他的老家,或是在求學的金華府,又或是在繁榮的蘇州府,要保持這樣干凈的街道,連晴天都是稀罕事。 更何況下雨。 一旦進入雨季。 路面上的積水經(jīng)久不散不說,常常還會有從釋放中流出的污水和阻塞在溝渠中的垃圾一同涌上街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