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辰時時分。 大明宮外聚集了百十來號儒生。 他們都是昨日在府衙登記過,今日到東宮應(yīng)試的蘇州府舉子,每個人都在蘇州府的試科舉中至少答出五道題,且必須言之有物。 否則是得不到宋濂和道衍兩個主考官舉薦的。 在都知太監(jiān)的帶領(lǐng)下,所有舉子全部掏出自身的籍冊,應(yīng)試的證明,通關(guān)文書以及主考官的舉薦信,一一對照核驗。 如此,方能通關(guān)進宮。 面對巍峨的大明宮,一眾舉子大多都不敢抬,生怕犯了忌諱。 僅有幾個藝高人膽大的。 這才敢偏頭看看宮里的光景。 方孝孺就是其中之一。 穿過漫長的宮廷,終于來到了東宮門前。 一進門,就有東宮的人手接引,東宮內(nèi)侍按昨日舉子們在多長登記身份的順序發(fā)放號牌,吏部抽調(diào)的官員講解紀律,讓他們依次進入東宮的偏殿。 當知道太子作為主考,也將在偏殿中與他們碰面。 一眾舉子都激動的有些不能自已。 就連方孝孺也深吸了一口氣。 雖然這是他名義上的師兄,但在這種場合,他此刻更加重視的,顯然是朱標作為大明太子的身份。 不多時,吏部官員講解完規(guī)律。 簡單確認大家都記住之后,便開始念名。 “一號許佑進殿,二號張松準備,張松可在?” “張松在此!” 看著前面的考生帶著掩不住的興奮和激動進殿,方孝孺忽而想起,自己貌似是昨日最后一個到府衙登記的蘇州舉子。 想到此處,方孝孺不禁有些懊悔。 這下好了,這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要排上多久。 希望不會影響到自己應(yīng)考。 但讓所有舉子都驚訝的是,第一個進殿的許佑并沒在其中待上多久。 只不過是盞茶的功夫, 就看他帶著幾分失落和迷茫的走了出來。 吏部的官員接過他手中的兩個木牌登記上,隨后讓他到一邊等候,并禁止任何人與他交談,亦或是交頭接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