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路人和待會耕作的農田里,也必然不會少了錦衣衛的存在,幫忙監視這些舉子們的一言一行。 既然是為了朱標篩選未來的中流砥柱。 吃不了耕作之苦,還品行不端,口蜜腹劍之人,他是絕對不會給太子留用的。 他不會選人。 還不會折騰人么。 終于,在急行軍到眾舉子都快斷氣的時候,一片開闊但荒蕪的官田終于出現在了一行人的面前。 老朱停下了腳步。 自來熟的與不遠處已經出來,正帶著一些國子監生學習耕作的老農寒暄了幾句,問清了附近的河流水利,地勢,水利和灌溉情況后。 看著身后這幫被急行軍和驕陽曬到全身濕透的軟腳蝦們,半點不饒人的說到:“怎么,不過是出一趟城,走的還是官道,你們就支撐不住了?” “你們可知。” “前朝的老農,為了藏一處可以糊口的私田,甚至要每日翻山越嶺,不顧刮風下雨,冒著被野獸襲擊的風險走上幾里山路。” “你們這才到哪?” 一眾舉子都無話可說。 畢竟老朱可是以五十多歲的高齡領他們一同,確切的說,還放緩了腳步和他們急行軍來的。 相比之下。 他們真是連一個辯解的理由都說不出口。 “還愣著干什么?” “不會的分批找那些老農求教怎么墾荒。” “今天是你們第一天下地。” “咱也不難為你們。” “每人開墾一分地,墾荒后還需先追一遍肥。” “誰要是做不了的,趁早給咱脫了這身官衣,別說咱有意為難你們。” 說罷,老朱就自顧自的用鋤頭給自己劃了三分地的線,自顧自的脫下鞋襪,卷起褲腿衣袖,往手上吐了兩口唾沫抹勻,隨即便掄起鋤頭,種種的刨進地里, 看著老朱一個皇帝都干的起勁,這些個舉子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慫了。 可是直道他們各自分開, 照著老朱的駕駛有樣學樣的掄起鋤頭刨進地里。 “咣”的一聲。 劇烈回傳的震感讓不少人都覺得手掌一麻。 有刨到石頭上的,更是將鋤頭當場脫手。 有人泄了心氣,頓時就不想再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