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清晨。 天還未亮,常升就早早起身,到大明宮外點卯。 也不知道老朱又抽了哪門子風,昨個下午下了口諭,讓東宮官署今日一同參與大朝會。 說是有要事要宣布。 常升也沒去計較歷史上有沒有這出了。 反正自洪武十一年,他讓馮太醫(yī)進宮,救下了他姐姐和二外甥的小命起,歷史的走向就已朝著一個未知的新道路狂飆了。 自從他穿上一身緋袍,進了東宮當少詹事,雖然從未像今天這般與滿朝文武照面,更從未參加過什么大朝會,但六部五寺平日里往東宮拜謁,問政之人也不少。 再加上后進的官員。 就算常升想在角落扮透明,仍有不少人湊上來寒暄攀談。 尤其是東宮那幫做勛貴子弟的父輩們。 更是一個個的過來攀交情,表態(tài)自家兒子可以隨意驅(qū)使。 就算不看在常升的前途上。 那歷經(jīng)了三月,如今已靠著海產(chǎn)運輸興旺起來的碼頭和走上正軌的海產(chǎn)坊市,每月給各家分的幾十兩租銀分紅,也足以讓他們側(cè)目了。 誠然,這比不上他們的身家。 但這可是他們兒子自己攢出來的人脈和合法產(chǎn)業(yè)。 而且都快趕得上他們父輩的官俸了。 意義自然大不一樣。 隨著大明宮門的緩緩打開,一眾官員客氣的互相謙讓一二,便結(jié)伴入宮。 去往奉天殿的道路,常升自然不會陌生。 畢竟他沒少跑老朱的御書房。 只是真正進奉天殿,還真是入朝四月的第一回。 待到一群人全部站在奉天殿門口,又是一輪漫長的等待。 但不多時。 常升居然聽見了宮里太監(jiān)的唱詞。 “太子殿下到!” 小朱也來了? 這是有什么要緊事要宣布嗎?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免禮。” “孤抱恙數(shù)月,朝中的許多事宜都勞煩了諸位臣公替父皇分憂了,孤在此,先替父皇謝過諸位臣公了。 隨一眾大臣給小朱見禮之后,兩人簡單的眼神交匯,彼此都沒把清老朱的脈。 只好先行觀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