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應天府城,韓國公府。 作為大明開國六國公之首。 韓國公府的規格,在應天府城中所有王公勛貴的行列中,也算首屈一指。 偌大的府宅中,有著不計其數的伺候家仆。 不少還是御賜。 而此間的主人,每日只需要在書房看看書,養養花,下下棋,頤養天年。 別提多悠閑了。 即便老朱明令讓他滯留應天,不許亂跑。 但在許多人看來,這又何嘗不是對于這位李相國的看重? 另一種程度上的君臣相依呢。 要不然單純為了他選這么個環境清幽之地遷府軟禁的話,為什么又在府外修了馳道直通皇宮呢。 “爹。” “孩兒來給您請安了。” 一身錦袍,模樣英偉,氣質儒雅的李善長長子,駙馬爺李祺照例而來。 才進后院。 就看到了坐在書房外,一手拄著拐杖,一手人用木條挑開書頁,后移著腦袋,遠遠瞇眼讀書的親爹。 不由出聲打斷。 上前來收去自家老爹手里的木條,將書冊合上。 隨即給自家老爹捶著肩膀,無奈勸導。 “爹,您好不容易將養了,您好好休養著不好么。” “再這么苦讀下去。” “再過兩年,您就不怕瞧不清自己孫兒長大的模樣?” 感受著自家兒子到位的力道。 老李舒服的哼哼兩聲道:“你懂什么。” “為父與上位的情誼,豈是你能隨意揣度的。” “只要你老老實實,與公主和和美美。” “多誕下幾名子嗣。” “你爹的事,毋需你來操心。” 李褀也不和他爹爭辯。 只是無聲一嘆,手上的力道更加精巧了些。 他知道自己不是為官的料子,也沒繼承他父親的智慧,所以老老實實的尚了臨安公主為妻。 做了老朱的長婿。 為人子。 有些話,他其實說不出口。 就好比他父親,都已經六十六歲的人了,整日還不愿放下左傳,資治通鑒等書本,這難道是他父親天生好學嗎? 胡惟庸案才平歇多久? 擅權謀逆,株連者何止過萬。 而他爹這一手將胡惟庸帶起來的恩府,只是以年老養疾奏,還原給儀仗戶二十家,老丈人就輕飄飄的抹了他爹與胡惟庸案的干系。 這異于常理的優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