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1章 收手吧恩府,求你了-《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第(1/3)頁

    “大明開國,至今已有十三年矣。”

    “元朝動蕩多年,陛下體恤百姓,力圖最大限度恢復民生,故而在立國之初便鼓勵百姓墾荒,并定下了新墾荒田頭三年耕種不收稅賦的撫民之策。”

    “不久前更是帶著試科舉舉子親自下田墾荒,以昭示對農桑之重。”

    “然則除了洪武四年,陛下令制小黃冊和戶帖時,對舉國上下所有耕地進行了一次粗略的統計和清丈外,至今十年,未曾再查。”

    “如今大明的耕地究竟有多少?”

    “每年的賦稅應征幾何?”

    “全都是根據各省府,縣衙上報的魚鱗圖進行對照統計,但其中有無缺漏,有無上下其手,有無以好充次,朝廷根本無從得知。”

    “老臣以為。”

    “時隔多年,這天下的田畝應當好生清丈一遍了,說不定,抄上幾家隱匿田畝的大戶,陛下令太子殿下籌備的軍糧,說不得便全不費工夫了呢。

    當著朝堂百官的面。

    李善長黑著一張老臉,全然不顧及身后百官那逐漸詫異甚至惶恐起來的面孔,一語直指天下士族和鄉紳的“蛋糕”。

    就連他老李的門生故吏,在聽到老李頭直指清丈田畝的算盤時。

    一個個的肝膽都在發顫。

    他們躲閃著朝廷其他官員投來的吃人目光。

    心中暗暗叫苦。

    這還是他們曾經那個八面玲瓏,進退有據的授業恩府嗎?

    清丈田畝的事兒。

    是他們一屆臣子該提的事兒嗎?

    且不說結果如何,會不會被朝廷接納執行,提出這個想法的人,首先就自絕于士林了。

    甭管是滿朝文武,還是江南士紳。

    哪個家里沒有幾百上千畝地,作為子孫后代的基業和生存保障。

    這可是天下讀書人和朝廷官員的主要來源。

    一旦全國上下要清丈田畝。

    別說這些官員士紳。

    就連淮西的這幫勛貴們,都有可能跳到他們恩府的對立面。

    要不是他們這些門生故吏因為師徒和知遇之恩的關系,不能和自己的恩府唱對臺。

    他們這會都有心跳反了。

    恩府有國公俸祿,還是皇親國戚,一家吃喝不愁。

    可他們沒有啊。

    清丈田畝這種無差別的殺傷,肯定不會因為他們是你擅長的門生故吏就對他們網開一面。

    況且明明應該是當朝皇帝提出的事。

    他們這些官員只需同氣連枝,與天下鄉紳士族同仇敵愾,陽奉陰違,統一戰線,對抗暴政,就算是老朱當朝也得多斟酌斟酌。

    為了一些以別的方法也能調集,籌措的東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西乌珠穆沁旗| 珠海市| 楚雄市| 郓城县| 上林县| 榆社县| 修武县| 商丘市| 兴海县| 临漳县| 交城县| 同仁县| 滕州市| 南乐县| 夏河县| 定西市| 南投市| 册亨县| 进贤县| 乌鲁木齐县| 平乡县| 钟祥市| 三明市| 云龙县| 湟中县| 繁昌县| 全南县| 故城县| 安徽省| 丹寨县| 枣庄市| 托里县| 临西县| 彭山县| 修水县| 罗定市| 东城区| 吕梁市| 兴城市|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