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除了早被敲了警鐘,此刻刻意保持著高冷態度的的張知府。 周圍賓客此時對孔訥都連連點頭,低聲議論,贊許;看南宗子弟目透鄙夷,輕視的模樣,就能領會到孔訥這一手輿論公關的厲害之處了。 可是。 孔訥忘了。 能當孔家少族長的,哪一個是善茬。 尤其還是帶著族人,跑來北宗文會上的孔議。 面對孔訥的非議,孔議的臉上不見惱怒。 而是伸手拍了拍孔訥拿住自己手臂的雙手,好似長輩勸慰般和藹說道:“族兄記錯了?!? “自圣祖第四十七世承衍圣公爵,適逢金人南下,北宋危在旦夕,先祖奉詔,恭負傳家寶“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唐吳道子繪孔子佩劍圖”和“至圣文宣王廟祀朱印”等,率近支族人端木、瓚等南下揚州扈蹕,建炎三年春又遭戰襲,故渡江到達杭州。 “高宗感于先祖奉詔南渡之功,賜家衢州?!? “迄今已近三百年矣。” 說著,孔議滿臉唏噓的環視了一圈面對聽懂了他潛臺詞的北宗子弟道:“當面時逢亂世,兩宗不得不骨肉分離,而今,只怕也沒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那段不堪了。” “實怪金元無恥?!? “先祖南渡后,金人扶持的"大齊"控制了曲阜。偽齊皇帝劉豫封留守林廟的孔端族祖操為"衍圣公",族祖拒不接受,次年病亡?!? “齊阜昌四年。” “偽齊皇帝強封孔端族祖操之子孔璠族祖為衍圣公?!? “此后,金人又在曲阜扶持了三代衍圣公。” “蒙古帝國軍隊攻占曲阜以后,封金衍圣公孔元措族弟孔元用為衍圣公;金、元衍圣公并存九年,各擁勢力,明爭暗斗,致使孔家的亂象叢生,清譽掃地?!? “直至五十二代祖孔洙逢元世祖忽必烈許以高官厚祿,于元至元十九年春夏,征召孔洙先祖載爵歸魯奉祀。 “而后八月抵達曲阜縣?!? “留駐巡視兩個多月,遍祭祖廟祖庭祖林,遍會老少族親,傾訴江南六代衍圣公離鄉思魯之情,深切感受到近二百年間祖庭巨變?!? “當年留守闕里林廟的前輩族親、男女老幼,飽受戰亂蹂躪,早已物是人非?!? “對于金、元政權各自利用族人,挑撥孔氏陷于分裂,先祖倍感憂慮,經過兩個多月的深思熟慮,決計行使大宗之主的特有權威,運用儒家特有的中庸之道,以"讓爵"之舉,阻止元朝統治者"以孔治孔"圖謀,挽回曲阜孔氏的圣裔尊嚴?!? “至此,才終于挽回了我孔家清譽啊?!?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