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余部分,可以抽調經營多年的賈人為傭,替皇室專理財賦,使細水長流,不至于坐吃山空。” 面對常升打的太極。 小朱滿臉難色道:“皇室掣肘太多,商人重利,驟擁皇家之名,難勉阿諛奉承,謀重利而媚上,經營產業有與民爭利之嫌。” 用后世的話翻譯一遍。 如果找其他人,怕拿捏不住經營的尺度。 賺的錢是多了。 可如果沒有合適的名目,就會被人戴上與民爭利的帽子,有損皇家名聲和形象 不像常升出點子,派人經營的好漢樓和夫人坊。 從來都是另辟蹊徑,獨占鰲頭,與生活息息相關吧,卻又不太觸及原本的各方利益,至少不從老百姓的兜里掏錢。 如果還有人說三道四,借此抨擊東宮,說皇室與民爭利,只怕早就挨老朱的削了。 但即便小朱這樣說。 不能答應的事,常升是絕對不帶松口的。 只得轉移話題道。 “經營內帑之事,不急于一時。” “對于此事,我只能建議姐夫多備些本金,稀釋些三位藩王的本錢在來年內帑中的占比。” “如此,三位藩王雖然有些分紅,但分潤不會過多,至少不至于讓三位藩王與后來的新立藩王的年俸相差太大。” “否則多少有一碗水端不平,不患寡而患不均之隱憂。” 小朱的臉上浮現了一抹苦笑。 搖頭嘆道:“話雖如此,可朝廷國庫之空虛,你是知曉的。” “孤倒愿多備些本金,可這幾月下來,除了東宮暫存的這二十萬兩銀,以及內帑預定了用途的近百萬兩銀子,孤哪里還掏的出錢銀來。 常升一臉這人白教了這么久的表情。 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說道:“遠的不提,眼下不正是一個錢滾錢的良機么?” “眼下?” “這些造出來的域外奇珍的錢銀,不是預備清丈田畝之用的么?” 看著小朱一頭霧水的模樣。 常升只得無奈的搖搖頭,一步步誘引道:“以拍賣會為例,這些寶物最終能拍出何等高價,取決于什么?” 小朱若有所思的沉吟片刻,試探答到:“取決于爭奪賣家各自的身價有多豐厚,寶物的自身價值有多高,以及…大家對于此物有多需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