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車簾外沒有回聲。 “陛下出宮避暑,卻故意設(shè)下難題,無非是給太子殿下磨練之用。” “太子殿下首次攬權(quán)。” “此時最忌諱的,就是一碗水端不平,致使為君者難以服眾,朝廷百官陽奉陰違。” “我若是照顧了舅舅,舅舅是如愿以償了。” “可在有心人眼里,太子殿下就有任人唯親,倚重外戚之嫌了,就為了舅舅花點身外之財就能買到的東西,去折損太子殿下之威嚴,以及太子殿下與常藍兩家的情誼?” “這買賣,值么?” 藍玉被訓的老臉一紅,讓馬車行了半晌,終于才甕聲甕氣的答了一句:“不值。” “舅舅明白就好,” “我贈康鐸的那一套寶物,除了便攜之外,效用上與真正的寶物差了不止一籌,特意讓康鐸放出風頭,為的就是賣所有勛貴家一個人情。” “若是舅舅憑借外戚身份獨享了好處。” “其他勛貴不患寡而患不均,長此以往,焉知不會在日后給舅舅使上一記要命的絆子。” “可舅舅身為太子外戚卻也遵守規(guī)矩,再加外甥賣的這個人情,明年的平南之戰(zhàn),舅舅還愁會擠不進去出征將領(lǐng)之列么?” 藍玉恍然大悟。 相比這些能夠在戰(zhàn)場上助力的寶物,真正能上戰(zhàn)場,才是斬獲軍功的根本保證不是。 為了這點銀子斷了自己前程。 那真就是撿了芝麻丟西瓜了。 想到此處,他不由撓頭請教道:“那借我的十萬兩現(xiàn)銀,是不是也有講究?” 自家舅舅能想到此處。 常升已經(jīng)覺得不白教他這一回了。 隨口指點道:“借錢即是借人情,自然有講究。” “雖說原本都是軍中漢子,如今成了有頭有臉的勛貴,干不出賴賬的事情來,但天災(zāi)人禍從來不定,焉知今日借出之后,人家上了戰(zhàn)場還能否全須全尾的回來。” “屆時剩下孤兒寡母。” “欠下的錢銀,舅舅是催還是不催?” “所以,就算是借,大體是借多不借寡。” “單對今日之局,如有人借到舅舅頭上,舅舅大可直言問詢來人拆借多少,是個人借還是一伙人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