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60平方公里周長大約有三萬米,需要好幾十萬塊2700噸重的花崗巖。
這是個相當龐大的數字,也是一個超級巨大罕見的世紀工程。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的建造始于公元前 247 年,當時嬴政剛剛即位為王。
在他統一六國后,更是大規模地征發民力,投入到陵墓的建設中。
整個工程歷時 39 年,直到秦始皇去世后才基本完工。
在這漫長的建造過程中,秦始皇陵匯聚了當時最頂尖的工匠和建筑師,他們運用了各種高超的技藝和智慧,使得陵墓成為了一座宏偉壯觀的地下宮殿。
秦始皇陵的建造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反映了當時秦朝的強大和繁榮。
然而,這座陵墓也成為了秦始皇暴政的象征之一,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苦難。
陳勇穿過了這道金剛墻算是進入了秦始皇陵的外城。
眼前所看的景象,竟然跟想象中有很大的差別,按照他上一世的記憶,很多學者研究秦始皇陵墓得出一個結,秦始皇陵墓規模宏大,結構復雜,宛如一座神秘的地下宮殿。
它分為四個層次,每一層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
最外層是巨大的封土堆,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高聳入云。
封土堆上種植著郁郁蔥蔥的樹木,仿佛在守護著這座沉睡的帝王陵墓。
第二層是城墻,也就是陳勇所看到的金剛墻,城墻高大厚實,環繞著整個陵墓。
城墻上設有了望塔和城門,仿佛在訴說著古代的防御工事。
第三層是地宮,地宮是秦始皇陵墓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為神秘的地方。
地宮內設有宮殿、墓室、陪葬坑等建筑,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秦始皇的兵馬俑坑。兵馬俑坑內排列著數千個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它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著古代的戰爭故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