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又見大墓里的文物-《撿漏大師》
第(3/3)頁
唐、宋、元時期,主要髹漆品種已基本齊備,雕漆登上歷史的頂峰;明、清時期,不同髹飾的變化結合,迎來漆器的千文萬華。
這只漆盒拿上來,文娜就喜歡上了,悄悄在陳勇耳邊說道:“弟弟等一下你幫我上去看看,這只漆盒是什么朝代的,要是到代的真東西我就拍下來。”
陳勇點了點頭,這時傷疤中年人大聲說道:“這是一只漢代漆盒,做工非常繁瑣,紋飾又精美,有喜歡的上來看看。”
這次上去鑒賞的人有一半以上,過了十多分鐘才輪到陳勇,陳勇早就遠遠的看過了,這件東西絕對是到代真品無疑,陳勇上來不過是做做樣子,免得文娜說陳勇不靠譜。
大家回到座位后,傷疤中年人說道:“現在大家都看過了,這件漢代漆盒以五萬起拍,每次加一千,請大家開始競拍。”
這個漆盒競爭非常激烈,不一會價格就被叫價高到十萬,還有五六個人在加價,最后還是被不差錢的文娜以十八萬元拍得。
接下來應該是重頭戲,拍的是青銅鏡,青銅鏡是一組五個一起拍,這些青銅鏡都普通版的,升值空間不是很大,陳勇和文娜都提不起興趣。
拍完青銅鏡,有人拿上來一只青銅提梁壺,這只青銅提梁壺侈口,長頸,溜肩,扁鼓腹,高圈足,肩腹部飾三道弦紋,兩側對稱置鋪首銜環,口沿處有兩個環形鈕,連接一扁弧形提梁,提梁飾雙首共體龍紋,龍口銜環。
蓋隆起,圓鈕,邊緣相對處各有一個小環鈕,每環均套一截“8”字形鏈條,下端與鋪首之環相連,使蓋與器身連為一體。
這只提梁壺造型工整,體現了漢代銅器鑄造精良的特點。
這只提梁壺身在燈光照耀下,還反射出光芒,保存的非常完美,這種提梁壺近年來出土的比較多,所以市場比較低迷,價格也就相對低。
以后想要找到進行買賣比較難,升值空間也非常巨大,雖然說國家是禁止交易,但私下里還是有很人進行買賣,只要不出國門,沒被人舉報,就不會有人管你。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呼和浩特市|
沙湾县|
宜城市|
萨嘎县|
井陉县|
吴桥县|
全椒县|
庆元县|
内黄县|
闽清县|
西盟|
沙雅县|
夏河县|
乐都县|
上杭县|
英吉沙县|
景泰县|
故城县|
岑溪市|
永修县|
哈巴河县|
新余市|
高阳县|
长寿区|
乌拉特中旗|
龙江县|
揭西县|
穆棱市|
麻城市|
湟源县|
化隆|
绩溪县|
会理县|
育儿|
遂川县|
龙门县|
宝鸡市|
安西县|
沙雅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