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珍寶無數-《撿漏大師》
第(1/3)頁
陳勇踱步來到展館的大廳中央,抬頭看見墻上有幾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
據傳莫高窟有七百多個洞窟中珍藏著大量的雕像、壁畫和經書,是華夏國的文化瑰寶,在大英博物館內,竟然整整收藏著100件敦煌壁畫,件件精美,讓人嘆為觀止。
敦煌藏經洞中的四萬多件經書書稿,大英博物館就獨占1.3萬卷。
斯坦因,英國探險家、考古學家,被稱為“敦煌盜寶第一人”,上世紀初曾先后兩次到敦煌,買通了看管洞窟的道士,僅用數百兩銀子就盜走了大量壁畫、手稿和600多卷經文,為了存放斯坦因從華夏國盜取的文物,大英博物館還專門開設了一個“斯坦因密室”。
陳勇看完敦煌壁畫和藏經書,來到一幅字畫面前,這一幅字畫正是東晉畫家顧愷之作品《女史箴圖》,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原作已無存,目前傳世的都是宋和隋唐臨摹版本,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就是唐臨摹版,也是公認的最接近顧愷之原作的版本,京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女史箴圖》是宋朝臨摹版本。
乾隆尤其喜愛《女史箴圖》,他不僅在上面畫了一朵蘭花,還足足蓋了37枚印章。乾隆去世后,《女史箴圖》收藏于紫禁城建福宮花園,慈禧太后時存頤和園,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英軍一騎兵上尉趁亂將《女史箴圖》盜走,并以25英鎊的白菜價賣給了大英博物館。
其實真正的原作《女史箴圖》就在陳勇的手里,他也是無意中得到的。
陳勇來到蘇軾的《墨竹圖》跟前,蘇軾的書法作品國內有很多收藏,但其畫作寥寥無幾,目前傳世的僅有4幅,其中的這幅便在大英博館,陳勇的面前。
陳勇認真打量著這幅《墨竹圖》,他仿佛從中讀懂了歷史上這些文人墨客,為什么對畫墨竹情有獨鐘。
墨竹是華夏國文人畫的一種標本、尺度、基本功。
自文同、蘇軾而至元四家,墨竹之風大興,成為單獨的畫科,從內蘊上與哲學意理融為一體,而從外形式上與書法表里生發。
竹常被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
因此墨竹成了書、畫、道(哲學)的綜合體,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寫照,寓意興寄愈益豐厚,成為中國畫史千載不衰的畫種。
陳勇又看到一堆人在一幅畫面前圍觀,他好奇的也走上前觀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易门县|
阿克苏市|
祁连县|
济源市|
宜兰市|
阜康市|
尼木县|
新平|
绥宁县|
孝感市|
永新县|
宜章县|
巩义市|
禄劝|
贺州市|
都江堰市|
翁源县|
麻阳|
临城县|
南部县|
白山市|
鸡泽县|
洪雅县|
乳源|
湘阴县|
邯郸县|
大竹县|
兴国县|
内乡县|
莫力|
东兰县|
阿拉尔市|
柞水县|
青海省|
白沙|
乐安县|
遂平县|
雷州市|
田东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