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連山易-《撿漏大師》
第(2/3)頁
陳勇漫步的靠近書架,裝作很隨意的隨手拿起一本有點厚的華夏古書籍。
這本古書籍的封面已經發黃發黑,用的都是絹紙,以陳勇的經驗來看,這本書應該是唐朝時期的,上面沒有任何字體,書籍的左側邊上是用像麻繩的繩索裝訂起來。
陳勇翻開封面,書中第一頁的內容就呈現在眼前,這是古人對客觀世界的實體論、摸看論來定義萬物發展的自然法則,對以人為本的社會人類行為作了系統的規則并論證論述。
書中的內容在滲入古代醫學文獻的同時,還有可竄向堪輿風水雜學之中,人們將其發揮運化,用于觀山說水、擇宅選墳,逐漸演變出一些有關峰嶺骨象、地氣結穴、藏風得水,虎踞龍盤之說。
陳身越看越覺得奇怪,這種類型的書籍他還從來沒有看過,但他隱隱覺得這本古書處處透著不凡。
陳勇腦海里思緒飛速的旋轉,忽然他想起關于一部已經失傳了的古書籍《連山易》?
很快,陳勇基本上確定這本書就是傳說中的《連山易》,《連山易》相傳為夏朝的著作,與商代的《歸藏》、周代的《易經》并稱為三易。
但陳勇手中的這本絕對不是夏朝的原版,從絹紙老舊來看,應該是唐朝時期仿制。
陳勇還記得在貴州民族圖書館館藏的精品水書《連山易》一套5冊極其珍貴,全書用水族文字書寫而成,由獨山縣78歲老人謝朝海拒絕珠江市客商高價收購,后來無償贈予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并收藏于民族傅物館中心。
《連山易》是華夏國第一本關于易學的書籍,古代最開始的時候叫做《連山》,隨著歷史的進步,所以后來世人稱為《連山易》。
《連山》,其名初見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卜》,據傳為天皇氏所創。
遠古有三易,《周禮》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歷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已成定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静乐县|
吴忠市|
浠水县|
平谷区|
十堰市|
光泽县|
来宾市|
石棉县|
澜沧|
旌德县|
汕尾市|
当阳市|
泽普县|
宾川县|
和政县|
安塞县|
邻水|
南投市|
乐亭县|
澜沧|
布拖县|
台北县|
泗洪县|
无为县|
安丘市|
秦皇岛市|
房产|
中方县|
正定县|
莲花县|
苗栗市|
安远县|
麻阳|
阳谷县|
石嘴山市|
永兴县|
芒康县|
左云县|
保定市|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