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李安明白自己不可能說服眼前的老漢,這個老漢都五六十歲了,對各種事物的看法早就已經根深蒂固了,是不太可能有所改變的,若是告訴他,工坊里的活兒永遠都干不完,他是不會相信的,他這么大年紀的人了,也算是歷經風雨了,走過的橋比一般人走過的路都要多,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老者,這種人往往最固執,也最是喜歡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事情。

    在眼前這個老人的一生之中,或許經歷了很多波折,也看到過太多的悲慘佃農,更看到很多種糧大戶的豐衣足食,所以,他本能固執的認為,擁有的土地越多,人活的就越是舒坦瀟灑,只有在泥土地里刨食才是最保險最靠譜的,其它任何形式的謀生都是不務正業。

    當然,讀書考功名就更好了,只可惜他的兒孫都不是學習的料子,也非常的不喜歡學習,老漢自然也明白是自己的基因不夠好,自己家的子孫沒有這樣的命運,也不去奢求知識改變命運,所以,也不會刻意的去培養自己的孩子,在他看來,自己的子子孫孫能夠安安分分的種地就對了,別的就不用追求了,不用瞎折騰。

    “老人家,現在都有機器了,干活多累啊!有沒有想過使用機器收割麥子?”

    李安看到了遠處的收割機,雖然距離很遠,但還能夠看得到。

    老漢咧嘴一笑,搖頭道:“那都是大戶人家用的,像咱們家才二十多畝地,自己用鐮刀就行了,用不著那玩意,還浪費錢。”

    多么樸素的回答,老漢說的也是有道理,現在機器非常緊張,大戶人家都有很多用不上,就更別說他們這些小老百姓了,就算他們愿意去找,人家一聽才二十畝地,根本就不會理睬,雖然收割是按畝收取加工費的,可若是一戶人家只有二十畝,那還不夠費事的,機器從別處開過來就要耗費不少油料,加工幾個時辰就結束了,怎么算都不夠劃算,只有連續幾千畝的生意才值得做。

    “老人家忙著,有緣還會再見的。”

    李安笑著打招呼,與老漢告別。

    老漢也笑呵呵的與李安告別,然后繼續干活。

    這一大家子雖然貧窮,但因為沒有太高的追求,所以,生活還是挺幸福的,這種平淡的幸福恐怕只有這種平凡的人家才能享受的到,有錢的人家反而享受不到這種平凡的幸福。

    春收才剛剛開始,田地里的勞動者還不是太多,大部分的麥田里都是空蕩蕩的,除了最近的這一大家子,別處的都距離較遠,走過去是不太現實了,距離道路太遠的,李安就不過去了,而靠近道路的遠處,倒是可以過去看一看。

    很快,李安就來到了一處正在大規模收割小麥的田地,這里用上了收割機,但同時也有五六十人在手工收割。

    很明顯,因為機器的數量很有限,所以,完全使用機器收割是行不通的,只能采取臨時雇用勞力來輔助收割。

    這些被雇用的老百姓全都是比較年輕的壯勞力,很顯然,雇主也不是傻子,不會花錢去雇用體力不佳的勞動者,花同樣的錢,自然是越能干活的人越受歡迎了,干不動活兒的自然不會受到歡迎。

    收割機一共只有三臺,而眼前的小麥地是一望無際的,到底有多少是屬于這個種糧大戶的,這還需要過去詢問一下。

    三臺機器已經跑的很遠了,自然不好過去詢問,而正在干活的五六十人,就分布在道路的兩側,他們之中大部分在彎腰收割,有少部分在收集別人收割好的一捆捆稻谷,然后,將這些稻谷運輸到道路一側的大車上,只要裝滿一大車,這些稻谷就會被運走。

    這種收割方式是連稻秧一起收割的,收割完成之后,地面上只留下很短的一截稻秧,在春耕之前,這些稻秧也是需要處理掉的,而處理的最好方式就是焚燒,雖然這有污染大氣的嫌疑,但實在是找不出更好的方式了,焚燒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的解決這些秸稈,同時還能為土地補充鉀肥,好處是真的挺多的,要不然老祖先也不會這么干,但這么做最大的問題就是污染環境了,這對環境的污染可著實不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阳| 讷河市| 岳阳市| 贡嘎县| 广元市| 离岛区| 博爱县| 霸州市| 都昌县| 兴安盟| 临西县| 台东县| 平泉县| 敦煌市| 田林县| 金川县| 改则县| 黎城县| 商丘市| 乌拉特中旗| 兰溪市| 和平区| 荥经县| 丹江口市| 遂平县| 龙川县| 边坝县| 周口市| 中江县| 靖边县| 高密市| 玛曲县| 绿春县| 福安市| 登封市| 进贤县| 阜康市| 雅安市| 东宁县| 淄博市|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