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盛唐不遺憾》
第(2/3)頁
很多老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到大唐的蜀中一帶尋找出路,也有去南詔一帶尋找出路的,不過,還是去大唐蜀中的比較多,占九成以上,一是大唐蜀中的富裕程度超過南詔,還有就是東女國與南詔的接壤面積很小,只有南邊的一段細長領(lǐng)土與南詔接壤,剩下的所有方向都與大唐接壤,從氣候上也更像大唐蜀中的一部分。
東女國出現(xiàn)百年一遇的旱災(zāi),這讓東女國朝廷苦不堪言,繼續(xù)按照原有稅率收稅,老百姓的日子都沒法過了,可若是不如此收稅,朝廷和軍隊就沒法正常運轉(zhuǎn)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東女國朝廷再厲害,也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這是東女國想要取消國號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朝廷都快維持不住了,主動并入大國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至少這樣比較的務(wù)實,總比被老百姓推翻要好吧!
當然,東女國能陷入如此窘境,除了百年一遇的旱災(zāi)之外,還與李安在大唐的掀起的工業(yè)化有很大的關(guān)系,在李安掀起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開采礦產(chǎn)之后,東女國需要出口更多的礦產(chǎn)才能換取原本只需要較少礦產(chǎn)就能得到的收益,而東女國的礦產(chǎn)開采進度是固定的,能夠換取的收益少了,遇到災(zāi)年的時候,能夠從大唐買到的糧食自然也就少了,雖然大唐的糧食價格也同樣因為李安的因素降低了,降低的幅度與礦產(chǎn)的降低幅度差不多。
可東女國糟糕的運輸條件,導(dǎo)致了運輸成本的高企,雖然礦產(chǎn)和糧食同步降低價格,看似好像相互抵消,買到的糧食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變化,可越是價格低廉的商品,運輸成本所占的比例就越高,金子運到幾千公里之外,價格或許只能增加兩成,而煤炭運輸幾千公里,價格翻十倍百倍都是很正常的,而不論是礦產(chǎn),還是糧食,都是比較笨重的大宗物資,對運輸費用的要求比較高,不論商品原本的價格是多少,運輸?shù)侥康牡刂螅\輸費都會導(dǎo)致商品的價格翻很多倍,從而讓大部分的資源都耗損在半路上了。
當然了,就算與李安有關(guān),也不會有任何一位東女國官員,把責任推給李安,東女王趙曳夫第一個就不會答應(yīng),他們更多的是哀嘆上天不護佑?xùn)|女國,居然讓東女國遭遇如此大旱,好多種地的百姓顆粒無收,別說繳稅了,自己都沒有糧食果腹,還要指望朝廷支援糧食呢?而朝廷也沒有余糧啊!這逼的很多百姓不得不逃亡大唐的蜀中,甚至還有部分逃到更遠的地方。
這種老百姓逃去他國的事情,在古今中外都是非常常見的,很多落后貧窮地區(qū)的老百姓,都會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而逃去富裕一些的國家,這樣自己的小日子就能夠過得更好一些,可以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大唐這個時代,當然也不會例外了。
只是,對于一國朝廷來說,一般情況下,都是會極力阻止老百姓逃去鄰國的,因為老百姓也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是一國人力的象征,若是老百姓大規(guī)模的逃亡,這個國家的人力就會被極大的削弱,對于統(tǒng)治階級來說不是好事兒,可若是在老百姓不逃去他國就被餓死的情況下,朝廷有時候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強行留住饑餓的老百姓也是一種很大的風險,餓的沒有飯吃的老百姓萬一集體造反,所能造成的破壞和損失,比損失這些人力還要嚴重的多,所以,為了避免餓極了的老百姓做出造反的可怕舉動,嚴重缺糧和朝廷也會放任老百姓離開自己的領(lǐng)地,讓他們前往別國謀生,這樣比較的人性化,也能夠更好的降低風險。
當然,若是老百姓并非沒有飯吃,而是純粹為了獲得更優(yōu)質(zhì)更富裕的生活而前往別國的話,各國朝廷一般都會進行阻止,會覺得這樣不但讓自己國家損失一定的人力資源,同時,也會極大的降低本國的形象,會讓別國覺得這是一個貧窮落后的邦國,從而在心底里鄙視這個帝國。
一般情況下,也只有像大唐帝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才會特別在意自己的面子,還有一些有著幾百年,甚至幾千年輝煌文明的大國,比如波斯帝國,也很是要面子,一般是不會允許本國百姓隨意跑去富裕之國的,哪怕餓著肚子也不行,這是關(guān)系到本國朝廷面子的大事兒,也是強大帝國形象的需要。
而東女國畢竟只是一個小國而已,土地面積很小,人口也不是很多,屬于力量頗為孱弱的小國,這樣的彈丸之國是沒有多少自信的,自豪感也會比較缺乏,為了維持自己統(tǒng)治,就不能在乎太多了。
“放心吧!你的家鄉(xiāng)一定會變得富裕的,與大唐一樣的富裕,這個要不了幾年就能實現(xiàn),哈哈哈!”
李安非常高興的說道。
“為什么啊!貴人難道會算命?”
東女國獵戶好奇的說道。
“東女國很快就是我們大唐的東女州了,能不富裕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南康市|
天祝|
阿合奇县|
电白县|
桐庐县|
贞丰县|
藁城市|
刚察县|
黄浦区|
江门市|
阿拉善盟|
永丰县|
来凤县|
益阳市|
上虞市|
肥城市|
五寨县|
昭觉县|
阳谷县|
长岛县|
赤城县|
深水埗区|
宜黄县|
太仓市|
民勤县|
台山市|
香河县|
开封市|
海伦市|
宣化县|
远安县|
杭锦后旗|
若羌县|
陆川县|
徐汇区|
万源市|
新巴尔虎左旗|
新河县|
六枝特区|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