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學優登仕-《明皇子高爔傳》
第(1/3)頁
高希坐直了身子,倒不是他想主動回答這個問題。他在前世的課堂里,就是這樣坐直了身子聽課的,這是他的習慣。
他也從不怵老師的提問,他的心態是:會回答的就好好回答,不會回答的就說不會,也沒什么丟人。
現在他正是以這種心態,面對老秀才的這個課堂提問。
不過,有一個學童卻認為高希這是傲慢的和清高的表現,他正看著坐得筆直的高希,心里盤算著怎么教訓一下這個傻大個!
高希對此渾然不知,他此時正在腦海中努力搜刮關于“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存以甘棠,去而益詠”這句話的前世記憶。
這《千字文》中的四句話,只要了解其中”甘棠“這個典故,就可以基本明白意思,并不難。
甘棠,就是杜梨樹,是一種落葉喬木。
《詩經˙召南˙甘棠》中寫道,“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是說甘棠樹很茂盛。茇,是指草木的根,這里是指召伯曾在甘棠樹下理政,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
此時學堂里大多數人都低著頭。這不明擺著嘛,“甘棠”是啥,好吃嗎?更別說解釋這一句話的完整意思了!
既然不知道,也就不愿意被先生點名叫起來回答。
高希看看自家阿哥高罕,此刻也低著頭。
高希想笑,原來古代的學生和后世的學生沒什么兩樣,都怕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
胡老秀才有點失望,嘆了口氣:“子龍,還是你來回答吧!”
子龍占著c位,他坐的位置正好離先生最近。這相當于后世在階梯教室上大課,你有膽坐在前三排最顯眼的位置上。敢坐c位,好樣的!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書讀得好就能做官,就可以行使職權、參與國政。當官就要像周代召公那樣愛民,就算他離去了,人們還要留下甘棠樹,不會砍掉,人們也更加贊美與歌頌他。”憑這一段中規中矩的解讀,丁子龍無疑是這間小小學堂里當之無愧的模范生。
“嗯,很好。”胡老秀才滿意地點點頭,然后看上高希:“高希,你可懂了?”
“學生懂了,但有自己的一點看法,望先生指教。”高希是穿越者,不想墨守于這樣四平八穩的解釋。
“你說說看,”胡老秀才來了精神,他倒想聽聽這個自學了才一兩個月的小子,想說些什么。
“學優登仕,是用了論語《子張篇》中的話。但子夏是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也就是說,這里的‘學優登仕’只說出了子夏一半的話。所以,不能簡單理解為‘書讀得好就能做官’。難道夫子讓大家讀書,只是想讓讀書人去做官嗎?或者說,讀書讀得好,就是為了做官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從何談起?”
“爺娘送我們來讀書,或許并不指望我們日后能考取功名。家父家母說,讀書、將書讀好,一是為了明圣人之理,學會好好做人,二是別做睜眼瞎,與人訂立文書也不會受人欺負,這都與做官沒太大關系。”
“當然誰家爺娘都希望孩子能考取功名。朝廷設科舉,就是為了從中選拔人才,今后能夠為國效力。將書讀好,能夠中舉中式,就是“出仕”,實際上是朝廷認為這些優秀的仕子,可以到各地去管理一方了。授予官職,只是為國效力、為百姓服務的一個形式或工具罷了。為了官職、官帽才去讀書,才認為應該將書讀好,是本末倒置了。”
“攝職從政,攝,有輔助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出仕的人,應該先從輔助性的管理職位學習從政、管理一方的經驗,而不是直接參與國政。朝廷三年一科舉,這么多仕子,都無從政和治理地方的經驗,只是多讀了幾年書罷了,一開始就有過大的參與國家大事的職權是不合適的,于國家社稷甚至是危險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来安县|
赞皇县|
封开县|
临沧市|
山阳县|
阜康市|
天峨县|
湘乡市|
佳木斯市|
兴化市|
阿拉善盟|
嘉荫县|
临夏县|
揭东县|
宜阳县|
黄浦区|
安塞县|
开封县|
邢台县|
平武县|
双鸭山市|
思南县|
鄂尔多斯市|
玛多县|
贵港市|
梅河口市|
崇信县|
乐至县|
邢台市|
石台县|
平南县|
绿春县|
庆安县|
桐乡市|
娄烦县|
铅山县|
岑巩县|
莫力|
深州市|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