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永樂皇帝的內心,自從在甕池認識了高希,他就對高希非常滿意和欣賞。 像這回處理撫恤案,挽回了朝廷在百姓中的聲譽,這可不是區區七萬余兩白銀可以衡量的。 事實上,高希為官以來處理的事務和案件,樁樁件件都在永樂皇帝心里裝著。 可是,偏偏在對待宦官和錦衣衛的態度上,兩人的分歧巨大。 高希是穿越人,太了解宦官和錦衣衛,包括后來的東西廠、內行廠等特務機構,在大明朝歷史上所起的負面作用了。 宦官得到重視和重用,在大明朝,正是從永樂皇帝這一朝開始的。 正如御馬監在神機營、內官監在龍江船廠的橫行,由于宦官們借“監察”之權廣泛干涉軍政事務,激化了宦官和文官武將的矛盾,當然會影響官員們施政的效率和積極性。 更為可惡的是,人性的貪婪在這些宦官的身上暴露無疑。 監軍的宦官侵占軍餉,稅監肆意加稅,龍江船廠的太監幾乎鯨吞所有的撫恤銀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明末,情況越來越嚴重。 永樂皇帝任用宦官的初衷是鞏固皇權,卻沒想到反而是大明滅亡的催命符。 高希一再上書提議裁撤太監干政,正是碰到了永樂皇帝最敏感的神經,龍顏大怒當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在高希整頓和改革了神機營和龍江船廠后,永樂皇帝是做了相當程度的妥協的。 即便高希離開了神機營,御馬監派駐神機營的“提督內臣”雖然保留,但已無“人、財、物”方面的實權,只有檢查軍紀和匯報神機營情況這兩件事可做了。 而這一回在龍江船廠,公司化改造后,高希則是要將太監勢力完全逐出。 在后世的公司治理中,本來就有“監事”一職。 工部代表朝廷,目前是龍江船廠唯一的股東,可以指派人選來擔任監事一職,而不必是太監。 高希提出裁撤內官監派駐官員,永樂皇帝生氣一事,暫時沒幾個人知道。 輿論場上,關于撫恤案的報道則是連篇累牘,且一面倒地稱贊高希、太子,最后對永樂皇帝用人得當也稱頌不已。 這多少抵消了永樂皇帝的一些怒氣。 后來發出來的圣旨,只是嚴加懲處了李用、曹德林等貪官污吏。 對于高希,不褒不貶、不獎不抑,外界一片錯愕,議論紛紛。 高希則不管這些,一門心思領導著整個團隊,日以繼夜地建造大明朝的第一個貨柜碼頭、第一艘集裝箱船。gonЬ 你別說,中國工匠的效率真不是蓋的! 一個試驗性質的貨柜碼頭已經造得八九不離十,十來個木質集裝箱已經堆放在一邊。 阮安等能工巧匠居然根據高希畫出來的后世起重龍門吊的示意樣式,將龍門吊造了出來。 只不過這個時代還沒有電,也沒有起重電機,只能靠滑輪組和人力相結合達成吊起和移動貨柜的目的。盡管如此,裝卸重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 此時,兩個鋼制龍門吊已經樹了起來,只是高希有些擔心大明朝目前的鋼鐵冶煉技術,能不能保證這兩臺吊機正常運作。 不過還好,滿載的貨柜順利完成了吊裝和卸載作業。于是,貨柜碼頭的建設全面展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