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臣戶科給事中陳祚有話要講。”一個帶著蘇州口音的官員站了出來。 陳祚,永樂年間得中進士,蘇州府吳縣人,剛從河南調(diào)任京師,任戶科給事中。 “陛下,臣以為蕭大人建言并無不妥,而實為警世之言。所謂‘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大膽!”永樂皇帝猛地一拍龍案,“你是要罵朕是‘獨夫’嗎?” 陳祚引用的是唐代杜牧所寫的名篇《阿房宮賦》中的片段,接下來的一句是“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原文中的“獨夫”就是指的暴君秦始皇,說他失去人心,只能采取極端孤立的統(tǒng)治手段,是為“獨夫”。 “陛下,若陛下置萬千生民身家性命于不顧,執(zhí)意大動干戈、勞民傷財,那么大明的江山就危險了。陛下是不是獨夫,并不是由臣說了算,而是由陛下說了算!” “好你個陳祚,敢罵朕是始皇帝,是獨夫”永樂皇帝七竅生煙,用手指著殿下跪著的陳祚,手臂發(fā)抖。 “陛下息怒”高希站出來勸慰道。 “息怒?朕所定的北遷國策,已經(jīng)準備了十余年了,朕多少次與你們說過北遷的重要。朕的文治武功雖比不過先帝,但還能上馬殺賊、沖鋒陷陣。朕的子孫呢,還能披掛上陣嗎?到時候,若都城在應天,難保瓦剌、韃靼強盛時,出一個偏安江南、喪土辱國的不肖子孫來。遷都北平,就是要讓天子與天下臣民一起守國門,后世君主才不會稍有懈怠。與國家安危、億兆生民的性命相比,區(qū)區(qū)工程建設所需要的金銀和民力,又算得了什么!朕的苦心,你們怎么就是不解呢?” “陛下,臣還有話要說。”還是倔強的陳祚搶著說話。 高希想插嘴,好像嗓門沒他們大,一時倒插不上話了。 “好,你說,朕讓你說。” 陳祚從袖中掏出一本奏折來:“這是臣與同僚周文褒、王文振一同寫的折子,呈請陛下暫停北遷國都一事。” 奏折被太監(jiān)接了過去,送往龍案。 高希趕緊抓住時機,搶著說道:“陛下,陳祚是戶科給事中。六科官員有規(guī)諫、稽查、言事之權,望陛下就事論事,不要遷怒于陳大人。” 果然,永樂皇帝拿過陳祚的奏折掃了兩眼,就憤怒地扔到了地上。 “來人,剝了他的官袍,革職查辦還有,與他一起具名上奏的周文褒、王文振,也革職查辦。讓他們?nèi)シN地。” “陛下”楊士奇站了出來。 “父皇”太子朱高熾也站了出來。 “遷都北平,是朕早就欽定的國策,任何人不得更改,也不得再提反對意見。誰要給陳祚說情,朕就撤誰的職!和他們一樣,回去種地。” 奉天殿上,文武百官再也無人敢出聲了。 “陛下”還是有人站了出來,不是別人,仍舊是高希。 “高希,你是想做老好人,為陳祚說情嗎?也要反對朕遷都嗎?” “陛下說對了一半。”高希帶著微笑,有點神秘的樣子。 “說對了一半,怎么說?”永樂皇帝稍稍穩(wěn)定了一下情緒,內(nèi)心有點好奇。 “微臣剛才想為陳大人說情,陛下震怒要讓臣回家種地,臣就怕了,臣從小到大沒種過地,回家守著地只能餓死,想來陛下體恤臣子活到現(xiàn)在不易,還有一家老小要養(yǎng),不會如此狠心” 高希插科打諢,永樂皇帝被逗笑了,眾臣子的情緒也放松了一些,奉天殿上的空氣也不再那么凝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