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74章 逃出城去有多難-《明皇子高爔傳》


    第(1/3)頁

    “臣以為,還是抓大放小為好,除了主要案犯,不要一鍋端。”高希說道。

    “此話怎講?”周新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放過貪官,對他來說嚴(yán)重違背他的為官信條。

    “圣上剛剛處置完漢王的事,南邊的安南、北邊的瓦剌和韃靼雖然臣服,但朝廷仍要花費(fèi)時間和金錢著意經(jīng)營與安撫,運(yùn)河疏通、北京新宮城的營建、西南土司,還有東南的海盜和倭寇都不太平,當(dāng)前的朝局就是要‘穩(wěn)’。”

    “抽分案牽涉的官員太多,寧波市舶司、劉家港抽分所是‘窩案’,只能一鍋端,朝廷需要重新派遣全部可靠的官員去接管。浙江布政司,還有六部衙門里,那些與抽分案有著莫大關(guān)系的主犯、要犯,比如張季輝、陶正城之流,堅(jiān)決懲處治罪。”

    “其他犯官,分情節(jié)的嚴(yán)重程度和危害性,該開革的開革,該降職的降職,該罰錢的罰錢,該訓(xùn)誡的訓(xùn)誡。至于六部尚書,有失察之責(zé),應(yīng)上表請罪,表明態(tài)度。”

    “如此,便可安百官的心,將抽分案局限在幾個主要案犯身上,收殺雞儆猴之效。上下官員安心,朝局一穩(wěn),對太子殿下有利,紀(jì)綱要搞什么事就難了。”

    顯然,宮廷政治從來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像抽分案這樣的大案,一定會牽動朝局的變化,要特別小心處理才行。

    周新聽了高希的分析和意見,更加佩服他,不住地點(diǎn)頭。

    要說審案判案、為民請命,周新沒得說,但說到宮廷政治斗爭,周新還真是外行,他只是憑良心、憑圣賢書教他的道理做事,如此而已。

    所以,歷史上的清官多半命運(yùn)多舛。正史中的周新耿直敢言,卻被大奸臣錦衣衛(wèi)指揮使紀(jì)綱誣陷,在永樂十一年(1413年)含冤而死。而在這個時空中,現(xiàn)在已是永樂十三年(1415年)了,總算這位周青天得了高希的緣法,活了下來。

    “周大人,你覺得高大人的說法可行否?”朱高熾問周新。

    “臣以為可行,處置了主犯,重整浙江布政司和寧波市舶司,京師各部也能如常運(yùn)轉(zhuǎn),便可穩(wěn)定朝局,太子殿下便可幫著陛下推行官俸改革了。”

    “好,如此,本宮便寫了奏折呈給圣上,將這抽分案了了吧!”

    “不,太子殿下,這本奏折臣來寫。”高希說道。

    剛才那本要求官俸改革的折子,明明完全是高希的主意,功德無量的大好事,他推給了太子,是想讓好聲望歸于太子。

    而現(xiàn)在這本折子,是說要如何處置抽分案中的官員,這就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而且是得罪一大批大小官員,這些地官員遍布京師六部,還涉及浙江布政司。這個折子一上,高希少說也是半個京師官員的“公敵”了。

    朱高熾當(dāng)然懂這個道理,便說道:“此事倒不如將案子移交給刑部、大理寺、理察院(三法司)過一下,本宮再將意思告訴他們,由他們寫了折子呈上去。”

    朱高熾這是要保護(hù)高希。高希若在朝堂上樹敵太多,對他當(dāng)然不利。

    不過朱高熾心地仁厚,高希又是他的未曾相認(rèn)的幼弟,他當(dāng)然不愿意自己的親弟弟成了“全官公敵”。

    如今被關(guān)在西華門內(nèi)的二弟朱高煦,就是“全官公敵”,他的下場可資借鑒。

    只是朱高熾身為太子,仍舊碰了軟釘子。

    三法司也不是傻子。抽分案從頭到尾,都是兩位欽差大臣在辦案,太子在背后指點(diǎn)江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双江| 新竹市| 武邑县| 榕江县| 珠海市| 仪陇县| 抚宁县| 铜陵市| 新兴县| 鹤庆县| 车险| 法库县| 汝南县| 沧州市| 清远市| 青冈县| 玉山县| 遂溪县| 仙桃市| 桓台县| 全南县| 广昌县| 孟州市| 社旗县| 汪清县| 井冈山市| 凌源市| 蓬溪县| 兴国县| 通化县| 永州市| 赣州市| 安国市| 淅川县| 广灵县| 义马市| 兴海县| 来宾市| 商水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