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民等人駕車從長安城出發,到了中午才抵達驪山大營,路上沒有休息,就這也跑了兩個時辰。
而后面的人就更慢了,大多數人下午才陸續抵達驪山大營。
整個驪山腳下已經被大軍完全封鎖了,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軍事要塞,這些軍營和驪山融為一體,各處軍事要塞又互為犄角之勢,相攻相守。
軍事要塞中央原本是一條河流,河床寬大,大概有三五里地,這里曾經也是秦王嬴政屯兵練兵的地方。
不過滄海桑田,曾經的驪山大營已經不復存在,大唐建立之初,李世民就在這里重新建立了屯兵場所。
守衛長安城的禁衛軍,其中的一支就一直駐扎在這里。
后來李世民為了對抗楊廣這條老狐貍的云夢澤叛賊,再次將這里修繕,駐扎在這里的軍隊達到了十萬人左右。
驪山地勢險要,是秦嶺的一個分支,但這里也是交通便利,往西八十里地便是長安城,往東又能扼守入關出關的肴涵古道。
向南更是扼守住幾條通往川蜀或者云夢等地方的交通要塞。
所以,這驪山大營,對于唐朝來說,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大唐貞觀初年的時候。
李恪節制天下兵馬后,為了訓練大唐的禁衛軍,再次擴大了這驪山大營,重新再次修繕,才達到了這恐怖的大唐唯一的軍事基地。
如今的驪山大營,在這片大地上,矗立著八十一個軍營,四周建立了一百多處演武場,在秦嶺中開通了五條拉練的道路。
各處軍事要塞的中央,是一條寬達兩里地的水泥路,就連這里曾經流過的河,都被引流到了其他地方。
當然了,除去這些軍營外,還在這軍營的外圍建立了一座小城,但這里并沒有普通百姓,只有在這里的行政人員,城中同樣設立了簡單的行宮,供李世民和李恪視察的時候使用。
除去行政外,這座小城還擔任著外來人員的接待,比如在這里訓練的將士家屬,探親的時候,會暫時居住在這里。
這座小城中有無數的客棧和酒樓,專門提供給外來人員,不過這些東西都屬于軍方。
今日,從長安過來的所有人員,都將會暫時居住在這座小城中,等明日軍演開始,便通過各種檢查前往大營觀望臺親眼目睹大唐軍人的雄姿。
而觀望臺就修建在八十一座軍營途經的那條水泥道路邊上,階梯式分布,同時可容納五萬人,最前方便是點將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