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祭祀過后,經過各部的匯報與三省六部相互商討,以及軍部認定,最終確定了這次招錄新兵的人數。 目前除去正規(guī)邊軍三十萬,其余的五十萬都是府兵,正規(guī)的邊軍是拿工資的,由國庫出錢,戶部直接回轉撥給軍部,再由軍部下發(fā)。 而地方的府兵,閑時是農民,戰(zhàn)時是士兵,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工資的,只是出現戰(zhàn)爭的時候,國家會有一定的補助,但到士兵的手中,那就是微乎其微,甚至有的地方沒有。 但不管是戰(zhàn)時,還是集訓,國家都會管飯。 這就是當下的府兵,但這已經比之前好多了,以前的府兵,就算是集訓,那也得自己帶著武器和干糧,國家是什么也不管的。 因為國家會免除當兵的一定的賦稅,所以士兵會出力,但這個基礎是田地,一旦土地兼并,農民沒有土地,也就沒有了府兵。 土地兼并,每個時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李恪不得不改革軍制。 但這項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完成軍制革新,將府兵慢慢地退出去,起碼得十年左右,而招募的新兵,也需要十年左右,才能成長起來。 此次招兵數量為十萬,面向全國,不分民族,不分性別,而這十萬新兵中,其實真正戰(zhàn)斗的士兵只有七萬,其中三萬是后勤,包括醫(yī)療兵、工兵,運輸等。 招募新兵的任務,李恪直接給了李靖,其中六百少年營將士為教官,負責訓練著十萬新兵。 同時,李恪又秘密全國各地選拔有修煉天賦的少年三千名,交給了隱世家族聯(lián)盟,要讓他們傳授者三千人武藝,這些隱世家族的人不得藏私。 當然了,李恪同樣派遣了燕云十八騎為這些人的教官,教授者三千人忠君愛國之道,傳授他們基本的兵法和戰(zhàn)法,以及大兵團作戰(zhàn)的基本理念和單兵作戰(zhàn)的要點。 從遼東凱旋而歸的二十萬大軍,目前已經回到了自己的軍隊,不過,這些邊軍都隸屬于西北軍和關內禁衛(wèi)軍。 其中十五萬大軍全部駐扎在了西域各處,五萬大軍分別駐扎在關內,隴西,以及漠北。 至于分布在全國三百六十四個郡縣的府兵,李恪暫時還沒有動他們得想法,只是以監(jiān)國太子的名義下了一道旨意,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會給與這些士兵一定的糧食補助,并且全部免除一切賦稅,包括租庸調三中賦稅。 并且明文規(guī)定,家里有府兵的,土地不能買賣,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