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活活地被司懷瑾這王八犢子給說住了。
剛才他們還說,司懷瑾作為戶部尚書,戶部尚書是干啥的,你就是為國家撈錢的啊!
不好好地給國家賺錢,你瞎幾把跑去打仗,打仗不是有他們這些將軍嗎?
好了,現在好了,人家說,他就是去賺錢的,國內賺錢太慢了,他要去國外搶錢,因為搶錢來的快!
“陛下,太子殿下,讓臣去吧,臣可以養活軍隊上的兄弟們,并且還讓軍隊成為大唐賺錢的機器。”
“臣敢立下軍令狀,臣要是賺不來錢,還讓大唐國庫貼錢了,臣這顆腦袋,您隨便摘走。”
李世民也麻了。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挺有誘惑性的,但你一個文官,帶著軍隊去打仗,還是和整個西方打仗,總感覺有點不靠譜。
因為他就是靠著這些武將起家的,文官是很重要,但重在治國,而不是打仗。
但司懷瑾說的也不無道理,搶錢確實比賺錢要來的快。
因為這幾年,太子所打的每一場戰爭,都會給大唐帶來無數的錢糧,這才讓大唐快速地崛起。
“太子,你怎么看?”
李世民把抉擇權給了太子,因為司懷瑾是太子的人,太子比她了解的多。
李恪咳嗽一聲,老司說的有點道理,但這次不同以往,西方的聯軍,不同于西域小國,也不是西突厥。
阿拉伯帝國是如同大唐一樣強大的國家,他們得士兵,同樣經過了無數戰爭的洗禮,現在是巔峰時期。
加上他們已經完全控制了波斯帝國,有波斯帝國的錢糧援助,他們得后勤無憂,而大唐距離波斯太遠了。
所以,這是一場非常硬的仗,必須一戰打垮阿拉伯帝國的主力,從而占領整個波斯帝國。
所以這一仗不但要贏,而且還要將阿拉伯帝國給打疼,打怕……
“本宮……”
李恪還沒有說出口,這場仗,他要親自前往指揮。
可李世民馬上就道:“太子,這次你就無需親征了,朝堂需要你。”
“咸陽那邊還有一個爛攤子呢!”
李恪差點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地宮才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司懷瑾聽令!”
下面的武將們一片哀嚎,沒想到他們一群武將,竟然不如一個文官,打仗的時情都被搶走了。
難道他們以后要失業了嗎?
“臣在!”
第(1/3)頁